漫谈作文评语的启发性
张宁
作文评语历来倡导要具有启发性,但对启发性的具体理解,却因人而异。有些老师仅仅局限于就文论文,只对学生作文的写作技巧和字词句段作出了相应的点评。而笔者认为,作文评语的启发作用主要在于对文中反映出来的学生的不良思想意识作出恰当的点评,旨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新科改的要求,也是对语文教师工作的要求。
笔者从事语文教学二十余年,期间因受到作文评语的教育而改变人生观或价值观的学生很多。
有一个学生的父母和邻居因一块地产生纠纷,大打出手,该学生也参与其中,那几天上课他心不在焉。在这一周的作文中他便写了这件事,表现出了极度的愤慨之情,并且声言要如何如何。就文章而言,文辞犀利,感情充沛,当为好文章,可是能表扬吗?能当作范文吗?我想这个学生如不及时教育,后果不仅仅是学习成绩下降的问题,当务之急是要让他对邻里之间出现的小问题正确认识,转变思想。于是我写了这样的批语:“千里来信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的?这首诗对我们有何启示?到我办公室和我交流一下好吗?”这位同学的确来和我交流,他说::“老师,我知道郑板桥的这首诗,我明白了这首诗的意思,我也明白老师您的用意,并且知道该怎么做了。”第二次的作文中,他便写了他处理两家矛盾的过程及对这件事的反思。这一次我便对他的作文在班上进行了讲评,并表扬了他知错能改的优良品质。几年后,这位同学走上工作岗位,在法院工作,他在调解民事纠纷方面成绩斐然,在和他的交谈中,他由衷地说“老师的那次教育让我受益终身!”
九七年,我任初三班主任,邻近中考,一个学生的母亲去世了,他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不能自拔,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在月考检测时,他由第一名降至四十多名,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怎么办呢?找他谈话可怎么开口呢?于是我布置了一篇题为《我的母亲》的作文,先让他尽情地发泄一下,然后我便在作文评语中下了功夫“……君不见小河潺潺向东流,不奔腾就会干涸;只要你是承天木,何惧大雪压枝折,挺直主干吧,莫把向上的信念凋谢,永远迎着阳光,你便不苦常乐!……”这位同学很快便从痛苦中解脱了出来,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高中。后来在考上大学之后,他来信说“只要你是承天木,何惧大雪压枝折,挺直主干吧,莫把向上的信念凋谢,永远迎着阳光,你便不苦常乐!老师,我查了好多书,我没有找到这几句诗出自何处,后来我明白了这是老师为我创作的,专门为我创作的!我替我逝世的母亲感谢您老师!是您让他的儿子再次站了起来!这几句诗当为我的座右铭。”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我想,初中时期是学生思想感情最易波动的时期,一件小事可以让他爬下,会影响他的一生。因此,从作文中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或鼓励,或批评,或启发,或诱导……总之,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是语文老师的责任,同时也是作文评语应起到的一个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