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活在过程生成。
教育过程本身是动态的,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课堂教学的不确定性就决定了语文教学的生成性。但能不能实现真正的生成?是不管学情,按原有教案推进教学,还是关注学情,灵活调整,使教学呈现新的有价值的生长点?是把语文课堂搞得压抑沉闷,还是使语文课堂呈现生机勃勃?这取决于教师切实转变课堂的“主导”方式与“组织”行为。
4、活在学生评价。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学习的个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基础教育改革如何适应学习的个性化趋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众所周知,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学业的评价应该“盘”活,变以甄别式评价为主为发展性评价为主。 在语文教学上,我积极探索、推行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多种评价方法,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关注学生个体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拥有自信、挖掘潜能,最大可能的促进学生发展。
总之,“实”与“活”的教学追求促进和提升了学校语文学科的建设,五年多的研究,不但形成了一定的认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大面积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质量。我们将不懈努力,不断深化实践,用全体教师共同的智慧谱写“实”与“活”语文教学的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