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任教的小学是一所乡级小学,虽说交通比较方便,但这里的学生大都是农民出身,家长文化文程度偏低,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手段陈旧及留守学生家庭数多,如何直面现实,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志、学习能力,让学生获得授之以渔,得益终身的心理感受、成功体验。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好比火力侦察,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而后带着疑问上课,达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效果。首先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明天要学习什么内容,是否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去解决它;在不懂的地方画上记号;尝试地做一二道题,看哪里有困难……学生预习后就可带着问题投入新课的学习,上课时就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这样做对于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养成学生的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都有积极作用。
二、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
对小学生专心听讲习惯的培养,实际上是对小学生注意力的培养。注意力集中的小学生,听课效率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小学生。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有意注意保持时间短。针对这些特点,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除了正常的课堂学习常规的教育与训练外,应该比较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语言力求儿语化和趣味性,激发学生认真听讲的兴奋点。数学教学内容本身比较抽象、枯燥,如果教学语言生涩、呆板,小学生学起来就乏味、疲倦,很难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因此,教学语言在精炼、准确的同时,更要生动、活泼。
2、让小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要多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必须让每一个小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注意动静搭配,调整小学生听讲情绪。数学课教学的主体结构是讲与练的结合,讲授要通过练习消化理解,巩固运用。为了使小学生始终保持专心听讲的学习情绪,就必须讲究课堂练习的设计。单调、机械的练习形式也会使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下降,从而涣散注意力。因此,培养小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在练习设计上要有利于小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注意练习设计的思考性、趣味性,练习形成的多样性和科学性,练习安排的渐进性和层次性,以练促讲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运算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运算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身体的正确与否。在作业与考试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做错题目的原因不是不会做,而是没有看清题目要求,如在计算中有的是把运算符号看错:在文字中由于数量关系复杂,不仅层次多,而且一些表达运算顺序的名词术语往往容易混淆和被忽视,致使学生造成解题差错;在应用题中由于数量关系没有仔细分析,造成数量关系混淆,列式错误。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所以,我在学生解答应用题时,首先要让学生仔细读题,初步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也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然后仔细推敲字、词、句,准确理解题意,在这个基础上再列出算式计算;还有,在做一些计算题目时,我要求学生不要马上就进行死算,而是想一想可不可以用简便算法,这样,既提高了做题的速度,又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的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目前很多学生都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书写不规范的现象,久而久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正确率低,还容易养成马虎、粗心、厌学等不良影响。
1、要求书写整洁,字迹工整。漂亮的字体也是一种文化修养,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让学生感受自己的书写整洁美观的乐趣,而增强学习兴趣感。
2、注重格式规范化。数学的有些知识有着严格的书写要求,只有将它做的规范才能称得上掌握。
3、进行书写作业交流展示。每周进行作业展示,让写得好的同学在自信中健康成长,给写得不够的学生一个认识自己和向别人的学习的平台,而懂得如何取长补短、端正学习态度。
五、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升华,作业可以检查孩子的学习效果,巩固课堂学到的知识,加深对课本知识理解。完成作业,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学习实践活动;强调独立完成作业也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好机会。因此家长要让孩子从小就养成:
(1)规范书写,保持书写清洁的习惯。作业的格式、数字的书写、数学符号的书写都要规范。
(2)良好的行为习惯。要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不要跟别人对算式和结果,更不要抄袭别人的作业。
(3)认真审题,仔细运算的好习惯。
(4)验算的好习惯。
总之,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体现在日常数学教学细枝末节之中,往往容易为我们所忽视。而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正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一点一滴地加以耐心培养。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那他们也就可谓是学会了学习,教师也就做到了 "教是为了不教"。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贯彻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严格要求,示范诱导,反复训练,才能取得预想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