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总结评价了江苏省第三届中学化学多媒体课件展评活动涌现出的优秀课件,反思课件和课件展示中的不足,就学习制作中学化学多媒体课件途径、技术、理念及参与课件展评活动的经验体会提出了建议。
关键字:多媒体课件 制作平台 中学化学教师 技术水平
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能力明显增强,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现多媒体教学”的战略目标。江苏省第三届中学化学优秀多媒体课件展评活动于2010年10月13-15日在在泰州姜堰市成功举办,这项课件类教研活动必将继续促进我省中学化学教育工作者多媒体课件制作、运用的学习与研究,尤其将推动中学教学一线化学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水平和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能力快速提升。
1 课件的评价
1.1制作平台的选择多样化、综合化、理性化
根据此次参赛课件申请表的数据统计分析,参赛教师使用的制作平台共有?种,使用率居前四位的制作平台依次为PowerPoint、 Flash、FrontPage(Dreamwear)、Authorware。可贵的是一些教师已不仅仅局限于运用一种制作平台,而是将多种制作平台的优点进行综合运用,创作出了不少优秀的课件。更可喜的是部分教师利用技术难度并不高的PowerPoint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非常优秀实用,例如《》。这充分说明目前中学化学教师逐渐从非理性的追求技术高转为理性的追求优良的教学内容和环节设计。优秀课件不是因为技术高,而是将教学中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内容,难以完成的实验,通过课件的视听效果,展示给学生,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化解教学内容的难点,有利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件设计中,要注意教学环节设计,避免教学环节脱节、内容松散和不完整;切莫追求华丽,琳琅满目,没有“度”,造成素材堆积。例如不能将讲课内容全部陈述在课件上,主次不分。
1.2技术水平较往届有所提高
此次参赛课件整体制作精美,字体类型、颜色、大小设置合理,图片和图像的分辨率、彩色搭配、比例处理得当,音频视频清晰,嵌入无缝隙,运行流畅。参赛教师演示操作熟练,充分展现了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特点和优势。尤其是部分教师的图片、动画、视频等素材来源于亲手创作,反映出我省有一批技术水平较高的一线中学化学教师。与前两届的参赛教师相比今年的参赛教师技术水平有明显的提高。但是,南北差距依然存在。
1.3课件题材丰富,教学理念科学
参赛课件的题材包括化学实验虚拟、基本概念与理论、元素化合物、化学计算和习题操练等。而且课件设计充分依据了课标提倡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科学探究等学习方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例如《》。同时,大家也要注意到许多课件表达太直观会导致学生无法打开想象的窗户,又缺少反映社会发展和最新科技成果的发展性元素,价值观教育性弱,无法实现“培养社会责任感”的新目标。大家需要重视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加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溶入和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激发。这无疑与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
1.4 制作思想、流程较合理
展评课件体现出中学化学教师的课件制作思想较高,基本做到了科学、实用、易用、通用、交互性强等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原则。它们能够借助了多媒体课件动画逼真的优势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间接的问题直接化,有效的突破了化学教学的重、难点;借助多媒体交互技术实现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调动了学生学习内动力,例如《》 。同时,参赛教师的课件解说反映出大多数教师能够按照选题、学情分析、教学设计、系统结构设计、原型开发、稿本编写、素材制作、系统集成、评价和修改、发布和应用、升级更新的合理流程制作课件。
2 反思和建议
2.1理解课件说明并熟练解说
少数教师的课件说明演变成了“说课”,详细介绍教学过程,没有弄清课件说明的内涵。课件展示活动的说明一般要求说清:课件名称、作者单位及姓名、设计思想、课件内容和特点、制作过程、运行环境、操作说明、使用效果等。在课件展示中,将课件的优势及与教学的切合点展示给大家,应避免与“说课”混为一谈。而且在展示活动前,认真反复进行解说练习,争取在正式解说达到语言准确、清晰、熟练。
2.2增强课件的原创性和创新意识
比赛课件的原创性要求很高,而且要有一定创新。课件若只是将前人的文字、图片、动画等素材简单的堆积就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原创。若是将前人优秀的课件换一种软件平台制作或依照原设计重新制作一次同样算不上原创。只有加强教科研交流学习,注意对日常教学实践中教学重、难点的理解,从中选择前人没有做过的或可以进一步创新改进的题材,精心设计,制作成的多媒体课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原创和创新。
2.3加强课件辅助教学的必要性认识
要辨证的思考是否选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不可简单的判断一堂课该不该运用多媒体课件,而应当从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等教学目的角度考虑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是否更有效、更高效,如教学粒子的微观变化。还需考虑教师是否已具备优良的操作技术和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能力。教师因追求形式,一味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做法实属不明智,缺少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的唯物主义辨证思维,最终造成学生受害。大家必须认识到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教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弥补传统教学所达不到的教学效果,要始终为学生着想,“以人为本”。
2.4提高运用课件辅助教学的能力
再好的课件能否发挥出高效性还要看人的使用。教师不能一到赛课、公开课等教研活动时才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那必将造成师生操作生疏,运用不当,影响教师的教学水平发挥和学生学习过程。师生只能将课件作为辅助教学和学习的手段,而不可被课件控制,满堂围绕课件转,应用课件要把握一个“度”,要做到使用课件目的明确,服务于人。
2.5上交课件力求小巧、安全、可靠
好课件力求文件小、可运行、不携带病毒。课件上交前,要优化减肥,在不同配置和操作系统的机器中反复测试,确保程序运行流畅,程序不出错,不携带病毒,以免给造成遗憾。建议直接上交可运行文件,也可将源文件及素材分类放在不同文件夹一并上交,以免影响展评工作。
2.6妥善保存,在实践中改进
一件好多媒体课件作品必然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结晶,必是得到师生的检验,在实践运用中得到不断改进。这就象一篇好的教科研论文,源于教研的心声成于不断修改。建议中学化学教师妥善保存每件作品并不断改进完善,进行共享,为我国中学化学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