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中职医学生权利意识培养初探
中职医学生权利意识培养初探
来源:互联网 sk012 | 陈方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中职医学生   权利意识   培养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权利意识是法律意识的核心内容。近些年来中职医学生的权利意识随着全民法律意识的提高不断增强,但整体水平还较偏低。研究探讨中职医学生权利意识培养的意义及途径,有利于推动社会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及国家法治建设的进步。

  关键词:中职医学生 权利意识 培养

  权利意识是法律意识的核心内容。一个国家的社会成员权利意识较为发达时,代表着全体公民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也显示着国家法治建设的进步。当代中职生由于年龄较小,权利意识整体较弱。中职医学专业学生作为将来的医务工作者,加强其权利意识的培养,对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有效避免和减少社会医疗纠纷的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中职医学生权利意识现状

  权利意识是一种特殊的意识,是指特定社会的成员对自我利益和自由的认知、主张和要求,以及对他人认知、主张和要求利益与自由的社会评价。权利意识主要包括权利认知、权利主张和权利要求三大部分。笔者通过近些年的中职教育实践和研究,认为中职医学生权利意识呈不断增强的趋势,但整体认识水平仍然偏低,在权利认知、权利主张和权利要求等方面仍然比较薄弱。

  (一)权利要求不强烈。当代中职医学生大多为90后,独生子女较多,没有生产劳动的任何经历,缺乏经济独立性,更缺乏人格上的自我经济独立要求。长辈们对他们的过度呵护,往往导致替代其责任、“剥夺”其义务,这样就削弱了其独立与成熟的进程。对权利义务知识的掌握和实践,更多是通过接受“应该”和“不准”式的行为命令而获得,灌输式教育模式的教育,又让他们缺乏对权利义务知识的思辨解释系统,不能引发内心的深入思考,因而他们没有表现出对自己合法权利的强烈主张,积极主动学习了解权利内容的迫切性也不明显。

  (二)权利认知不清晰。中职医学生对自己应该或实际享有的权利认识与了解模糊,相关法律理论知识一知半解。尽管目前中职学校都开设有《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但并没有完全让中职生们从思想深处理解权利和自由到底意味着什么。对于那些和自身密切联系、现在和将来能够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律,诸如《职业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中职医学生们并不熟悉。

  (三)权利主张不理智。中职医学生在校期间对关系自身利益的权利,如人身权、平等权、受教育权、就业权等关注度较高,并迫切希望学校确认并改善他们的这些权利。在遇到损害自身权益或令自己不满的事情面前,往往不能理智处理。他们大多数人会选择默默忍受,一部分会先想到让家长出面解决问题,少数人会一下子就发生过激言行,或一下子就诉诸法律,希望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二、中职医学生权利意识培养的意义

  中职医学生是未来的准医务人员,加强他们的权利意识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中职医学生。根据《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要求中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束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要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就要提高包括权利意识在内的法律素质。重视中职医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更要重视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这样才能最终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2、有利于培养未来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医学是一门科学性、服务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整个医疗活动中,医务工作者作为主导者,首先要明确和重视医患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这样才能保证诊治工作的科学性、合法性。中职医学生作为一名准医务工作者,不仅要学习精准的医疗技术,还要具备较强的权利意识。

  3、有利于未来医患关系的和谐。近些年来,医疗纠纷日益增多, 严重影响了医学正常秩序, 甚至酿成社会风波。究其原因,除医疗技术水平发挥缺陷外,另一主要原因就是一些医务工作者的权利意识不强,在与患者接触治疗时,往往忽略患者的正常需要和应享有的权利,不愿与过多地患者沟通,把患者置于被动位置,以至于会无知地侵犯患者的合法权利。加强中职医学生的权利意识培养,明确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有利于将来有效避免和处理医疗纠纷。

  4、有利于实现卫生法教育目的。随着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层次卫生需求,我国的医学模式正在由纯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作为未来重要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的卫生事业成为人人都需要的社会公益事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卫生事业正在向法制化的管理转轨,各项医疗活动、各种新的课题、新的医疗诊治手段,都将由法律作出明文规定,用法律手段加以规范和调整。正因为如此,对于中职医学生来说,在校努力学习和了解更多的卫生法律知识,把握将来工作中的法律注意事项,能进一步推动我国卫生事业法制化发展的进程。

  三、提高中职医学生权利意识的策略

  权利意识直接产生于特定的法律文化环境。要切实提升中职医学生的权利意识,关键要树立良好的法律文化意识,营造和谐的权利氛围。

  1、完善相关立法,加强制度建设,提供尊重权利的保障。

  首先,国家要加强立法,完善中职教育法律法规,学校要整顿清理校内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好维护中职医学生权利的保障机制,搭建主张权利的平台,让中职医学生的各项权利和义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发展中职医学生的权利意识提供可靠的法律和制度保障。其次,学校要建立健全对管理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尤其要注重学生对管理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强调学生的监督权利,使所有的管理行为都能依照法律法规进行。

  2、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水平,营造尊重权利的社会氛围。

  近些年来医疗纠纷不断发生,部分原因还在于多数患者法律意识较低,维权方式方法不合法。所以,要提高中职医学生的权利意识,就要在全社会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宣传卫生服务中享有的合法权利和应履行义务,把卫生法制宣传教育融入为群众服务的每一个环节,提高全民法律水平。

  3、精心设置课程,加强校园法治环境建设。

  学校是中职医学生主要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场所,加强学校法治教育环境,是提升中职医学生权利意识的最有效措施。首先,学校要精心设置课程,以《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为重点,以其他专业课为补充,教育广大中职医学生了解公民的权利,认清权利实现的条件,明确权利维护的途径。其次,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组织模拟法庭、监狱参观、法庭旁听、建立法律实习基地、聘请法官法律讲座、现场庭审进校园等活动,提升学生权利意识。特别是在中职医学生实习前,要加强卫生法律法规内容的专题教育,以利于在实习岗位上深入体会和运用。再次,还要加强对教师及学生管理人员的权利意识教育。教师要发挥教育者对学生权利意识发展的示范效应,做到重视学习、了解自身和学生的权利内容,承认并尊重学生的权利主体地位,避免用管理权力压制学生的正当权利;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权、知情权和批评建议权,让学生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权利观念和寻求正当的维权方式。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于200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4-1572/Z,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
世界地质《世界地质》
《世界地质》杂志季刊,于198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东北亚国际地学研究与教学中心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月刊)创刊于1979年19月,是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中国现代文学馆主办的一本专门发表现代文学研究成果的学术刊物。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保险研究《保险研究》
《保险研究》杂志,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1632/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实务、法律...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农业部主管并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双月刊,国际标准大16开本,80页。刊号ISSN1008-0589,CN23-1...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双月刊)创刊于1983年,杂志是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主要报道内容:煤炭洗(筛)选加工,洁净有效利用,煤炭成型,焦化、气...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