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践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教师的主导,也需要学生的主体,只有师生共同的配合下,才能教学相长。
四、课堂教学中具有创造性的教和学
创新活动的教学离不开教学的创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的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要使这条主渠道顺利畅通,必须改变旧的传统思想观念,变应试教育的指导思想为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把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摈弃传统的以“三中心”为主的教学模式,采用科学探究性的教学模式创造性教学模式,如尝试发现型、“自学—探究”型、“引导—探究”型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进行创造性的教和学,必须改革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采用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的数学教学方法,如尝试指导法、效果回授法、引导发现法、启研法、尝试教学法、纲要信号法、自学辅导法等。
综上所述,创新,既需要智力的参与,也离不开情感的支持,教师是保护学生创造能力发展的“监护人”。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养,鼓励学生发扬“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学生的情感十分丰富、热爱、美感、羡慕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创新的动机。数学教学不仅是认知信息的交流,也是情感信息的交流,教学过程需要教师的真挚情感的灌注,只要教师以创新的形式去改革数学教学,才能提高当代初中生的素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