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最普遍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实践。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亲身经历,是综合实践活动区别于其它各类课程的根本特点,没有学生的实践,就等于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始上综合实践活动课时,我跟学生们呆在教室里,就着教科书上的问题一个一个讨论,学生面无表情,教师声嘶力竭;如此丰富的内容,这么博大精深的文化,如果只在这一屋檐下“畅所欲言”而不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做一做,失去了这门学科的真正意义。不少老师还在活动方法指导的时机上随心所欲;内容上蜻蜓点水;方式上简单枯燥,导致实际指导效果的不尽人意。
那么,如何使方法指导课更具趣味性、层次性、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呢?这里,笔者结合对一些案例的描述、反思,从一线指导教师的视角谈谈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课的行为策略。就笔者拙见,以下六方面是较为有效的策略切口。
一、开放课堂,选择学生乐于参与的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基本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而组织起来的综合课程。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必须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教师要注意针对学生的实际,指导学生确立合理的活动主题。指导学生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己身边的问题以及自己有能力解决的问题等,让学生自己从生活中发现并确定活动主题。在初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教师可作一个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从中选择若干有益的活动主题,供学生选择。随着学生能力的不断发展,教师可以逐步放手让学生自主确立活动内容或课题。
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时,应选择能让孩子们感兴趣,贴近孩子们的好奇心的活动主题,这样他们就能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今学期我根据学校的活动主题开展了《我家乡的河》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这些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进行活动设计时,我们安排了参观、访问、摄影、绘图等,将语文、社会、美术、法律、家乡环境调查等诸项知识与见闻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活动后,大家又展开了“如何保护环境”大讨论。同学们积极参与,灵活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声情并茂地表达了他们对污染母亲河的不良行为的愤慨,以及要求保护的请求和愿望。这样的活动,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心智和语言素质,而且得到了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启蒙教育,培养了综合素质。
- 联系现实生活,不断丰富拓宽小学生课堂社会学习领域。
“问渠哪有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创造的源泉,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创造活动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造活动就无法进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的教育,要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要以活动促发展,让学生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大胆探究,敢于质疑。真正走进生活,亲近实践。 让我们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自主选择自己生活和学习的问题开展探究和实践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去体验和感悟并获得经验,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在《知家乡 爱家乡》这个活动前,先引导每组学生根据本组特点选出负责人,使学生能与组内成员合作完成调查活动,做好组内成员的分工与合作,收集和整理活动的资料,包括图片、照片、文字等各种资料。在准备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课题组的分工,每人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所需的工作物品,外出活动的路线,方法以及采访活动的地点等,在接着的发展活动过程中,教师也要指导学生在每一次采访与调查中再次详细分工合作,每人根据自己小组的分工,设计好采访活动的问题,拍摄活动的角度等。在实践活动中,要重点培养学生养成活动前的准备充分,事前考虑周到的好习惯,并让学生学会根据自己和别人的特长进行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取长补短。真正做到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效应,让知识与生活接轨,让孩子们学有所用,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发展。
三、从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着手开展
与其他课堂教学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综合实践活动课里的内容包罗万象,它是一门有效地打通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促使学科交融与整合的课程。随着它的深入开展,学生们更有机会面向生活的世界,去了解社会、自然的很多生活素材,再与自己生活世界中的因素彼此交融。使学生真正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教师可以更大限度的发挥创造性,设计出有趣多样的教学活动,贴近学生在各科所学到的知识及生活经验,以学生的问题和兴趣出发,在活动中掌握比较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形成对身边世界的兴趣,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多元学科不同领域的综合运用能力。那如何才能最好有效地指导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交融?比如在作文的写作中,他们会将通过活动观察和分析得出的体验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受、态度和看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学生因有了平时实践活动中积累的大量素材,写起文章来才有真情实感,得心应手,不会空洞枯燥,学生的写作水平才会在活动中得以提高。在开展《奇妙的昆虫世界》活动中我叫学生收集有关昆虫的资料、图片。并带领各小组的同学在校园内,或住家的院子里、菜地等进行观察寻找,并记录看到的小虫子,并能专注地,安静地观察,不能用手随便捉取。为了探讨有趣的昆虫生活,揭开昆虫的奥秘,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自己亲手饲养昆虫啦,因此我鼓励学生亲自饲养些小昆虫,例如金龟子﹑蚂蚁﹑蟋蟀、小青虫……我对同学们说:“在照顾昆虫的过程中,大家会慢慢发现它的可爱,并自然的喜欢上它,对于昆虫的生活也就了解越多!这些决非从书本和网络上可以学到的”。在观察过后,我又对同学们提出:“怎样将我们的观察上升为文字成果,使它作为文字资料供大家学习呢?同学们便提议学习编写有关昆虫的谜语,以观察日记的形式记录昆虫的形态,变化,尝试编写童话剧……在成果展示中展出同学们的观察日记、心得体会、观察记录卡等,评评谁观察得仔细,发现的多,学习到的新知识多,写得更具体、形象、生动。这样一来既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讨论、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胆量,也锻炼了口才,汇报交流表达能力大大提高了,自信心也增强了。我循着“动起来的课堂是学生喜欢的课堂”,我们在数学课上让刚学数学的孩子先摆一摆再算一算;学计量单位时量一量,称一称;动手排一排,找规律;到生活中去统计……在学习音乐时,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理解的音乐内容、情绪,通过敲一敲,弹一弹把握节奏、音高,在社区活动、学校传统活动等活动中把学到的技能运用起来。体育课上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把握运动的技巧。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