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对教育产生了许多的负面的影响,教育的很多弊端都突现了出来,从学生厌学到网络成瘾,甚至离家出走、自杀,从震惊全国的浙江金华的杀母案到马家爵事件……一时间,人们惊呆了,奔走相告,寝食难安,痛心疾首,人们开始思考:“我们的教育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
家长在呐喊,教育学界的专家、学者更是坐立不安。真地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了,经过一番讨论,经过深思熟虑,得出结论:“我们的德育教育太欠缺,目前必须下大力气狠抓德育教育,而且要快速,要高效,一不能拖,二要行之有效。”
多年以来,受我国考试制度的影响,全国上下大搞应试教育,从学校到家长都是重视智育轻德育,学校里从小学到高中都在狠抓智育,德育教育就是挂个条幅,形同虚设。
可现在,我们已经面临了很多的教育难题时,我们确实应该思考如何做好德育教育工作了,面对新形势,我们的德育教育工作不能再停留在原来的简单的说教上,必须探索出一些新思路,找到一些新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让德育工作真正有效。
本文作者就如何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高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谈了自己的几点想法,望同行不吝赐教。
【关键字】:信息技术 德育教育 高效开展德育教育
【正文】: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网上家长学校,做好宣传让德育教育工作取得社会、家庭的大力支持。 (一):做好宣传,转变家长观念。
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重智育轻德育已经成为教育的一大顽疾,让我们高兴的是教育学家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前不久,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经对我们的教育作出了重大的改革,特别是高考制度的改革将会彻底对莘莘学子松绑,德育教育工作也就可以真正全面展开。目前,学校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做好新的教育改革制度的宣传工作,作好德育教育的宣传工作,多年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和家庭都形成了很深的重智育轻德育的观念,转变过来还需要花费时间下大力气。只有取得了社会、家长的大力支持,学校才能真正将抓好德育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开展网上家长学校,开设家长课堂,提高家长的思想道德素质,传播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方法,增加家庭教育的知识,科学化的做好家庭教育工作,为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做好强有力的支撑。
网上家长学校是以数字化信息技术为核心,在因特网和相关软件的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操作背景和技术条件下,以在校学生的家长为教育对象,以《家长学校工作规程》和《家长学校教学指导纲要》为指导,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三力合一作用,以家庭教育知识、技能为主要教育内容,以全面提高家长素质为宗旨的一所成人的业余学校。网上家长学校主要通过“政策法规”、“家长学堂”、“家教超市”、“家教论坛”、“心理导航”、“名师点拨”、“专家在线”等途径来实现家庭教育目标。
网上家长学校能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先进性,挖掘网络教育积极因素,促使学校内部制定研究规划,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各方面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共享,达成研究的预定目标;通过网上家长学校本身所具有的时代特征,以创新精神来开展各项工作,取得创新成果,更好地为学校管理服务。
二、利用网络技术,建立校园网,为德育教育搭建一个网络平台。 利用校园网站,搭建德育教育的舞台,精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德育教育的素材。 网站上设立表扬栏,及时公布学校里德育方面优秀、典型的人和事,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以激励其他学生学习。 开展网上学生论坛,就有关学生学习,生活,人生,理想,道德价值观等等一些热点话题展开讨论,让他们在激辩中成长。 建立班级空间、班级博客,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为学生播放一些德育教育题材的影片,如“网络妈妈”、“背起爸爸去上学”“感动中国的人物”感恩题材的演讲“让世界充满爱等等,来感化学生,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让信息技术课与德育教育有力地结合起来,德育教育便可高效成功。 中学阶段,随着学生课程的增多,学校用于德育教育的时间越来越少,单纯的德育教育讲座等方式学生也不感兴趣,往往收效甚微,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们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信息技术教师应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理念,课件设计中运用更多的德育教育的素材
素材的选取要贴近学生,围绕校园生活的题材展开,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激发动手去创作作品的积极性,又可提高他们的德育素养。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安装家校通等设备,让家长及时掌握学生的行踪以及及时和学校取得联系。 【结语】:胡锦涛总书记十七大中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给我们指出了教育的重点问题,但新形势下,德育工作往往耗费了大力气,收效却甚微,究其原因,我们的德育工作必须创新以适应新的社会及环境的而变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给我们的德育教育工作插上飞翔的翅膀,让我们的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有效、高效。
【作者简介】:
作者:宋君君 女 陕西省铜川市耀州中学信息技术教师,1995年7月至今任职于耀州中学,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喜欢学习、研究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喜欢研究学生的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