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促进小学品德教学生活化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促进小学品德教学生活化
来源:互联网 sk005 | 张加芳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现代教学手段  小学  品德教学  生活化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小学品德教学生活化分为“间接生活化”和“直接生活化”。通过现代教学手段促进小学品德教学生活化的方法主要有四种:一是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拓展学生对生活的认知;二是运用网络资源促进学生加深认知;三是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教学生活化;四是运用网络资源在生活实践中实施品德教学。
关键词:现代教学手段  小学  品德教学  生活化
新课标明确提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因此,小学品德教学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让儿童在参与的生活中进行教学,才能真正达到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根本目标,也就是说,只有将小学品德教学生活化,才能真正让学生形成较为有效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
什么是小学品德教学生活化?一是在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活动中创设学生模拟生活情境,把各种最贴近学生生活的人、事、景、物在课堂上呈现,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体验生活,改进原有的道德行为,从而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达到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实践的和谐统一。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间接生活化”;二是把品德教学知识渗透于小学生的生活实践中,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使学生在参与生活实践的工程中,自觉认知、体验、感悟,形成道德品质。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直接生活化”。
“间接生活化”的难点在于怎样创设恰当的模拟生活情境,近距离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直接生活化”的难点在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生活不一致,不容易互动和指导。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恰好能解决了这些难题,它把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人、事、景、物融为一体,呈现于品德教学活动之中,从而促进小学品德教学的生活化。
怎样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促进小学品德教学生活化?
一、在品德课堂教学中,运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认知。
网络资源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的生活素材,从中获取间生活认知信息,提高生活技能。我在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小学四年级下册《多种多样的运输方式》教学中,除了让学生认识了陆上、水上、空中一般的交通运输工具外,通过网络资源,还让学生了解了古代的手推车、马车和现代的火箭、地铁、飞船、海底隧道列车等交通工具,通过生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恰当的解说、清新的音响呈现出来,再辅以“三维”动画演示,让学生身临其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了古今交通运输工具的多样性。这是以“量”促进品德教学的生活化。
二、在品德课堂教学中,运用网络资源促进学生加深认知。
有时侯我们的品德课堂教学很贴近学生生活了,但是,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并没有充分理解需要认知的道德知识。比如,教学《交通与我们的生活》,如果我们只用课本上列举 “海鲜大酒楼”、“服装店”、“客厅家具”等图例让学生感受交通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学生感受比较肤浅。如果我们运用网络资源,把几十年来家乡路的变迁(弯弯的山路→碎石路→水泥路)联系到交通工具的变化(人力→摩托车→汽车),进而感受到家里生活的变化,学生对生活中交通工具的认知就有更深刻的认识。这是以“质”促进思品教学生活化。
三、在品德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教学生活化。
多媒体能够非常有效地创设生活情境,模拟生活实践,让学生身临其境,这对学生认知、情感、态度和形成道德行为都近似于学生直接参与社会生活实践。多媒体的运用,超越时空限制,把源远流长的历史凝固于一刻,把博大深邃的宇宙浓缩于方寸空间……一句话,它能把各种典型的人、事、景、物经过加工、提炼并浓缩于品德课堂教学,使课堂上的生活内容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使教学目的更加明确、深入、集中。例如,多媒体创设情境:一名学生乱打“110”酿成“严重后果”受到“严厉惩罚”;一名学生闯“红灯”“惨遭不幸”,一名学生“见义勇为”赢得全校学生的掌声……实践证明,通过多媒体模拟生活情境进行教学,对学生的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四、运用网络资源在学生生活实践中实施品德教学。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品德教学的生活化更离不开生活实践,学生在课堂中通过生活化的认知感悟,毕竟只是模拟的,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代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体验、感悟。有时候,学生的这种认知体验在指导行为的时候,往往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阻力,这种阻力有来自自身的,有来自他人的,有来自环境的。怎样才能让学生的良好实践行为持之以恒,并最终内化为自觉行为,还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生活实践进行指导。但是,由于老师和全班学生在课外的时间和空间不统一,老师对学生进行生活实践中的品德教学效果不明显。网络资源的运用恰好能够为这种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包含三个内容:我的家乡在哪里、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浓浓乡土情。我在教学这个单元的时候,发觉学生学得很吃力,有的内容比较遥远甚至抽象,教学时无法让学生引起共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我不死心,决定重新通过校外学生实践活动进行教学。阳春三月的一个周末,我通过“校讯通”手机短信、班级QQ群向家长建议他们带子女春游,并说明意图,家长们大力支持……周末晚上,班级QQ群可热闹了,同学们在群里交流开了,各种美图、感言、趣闻不断呈现:一幅幅家乡的自然风光美不胜收;一座座造型各异的建筑让人目不暇接;各种各样的土特产令人沉醉其中;一段段春游感言、趣闻轶事让人 荡气回肠;一张张家乡人的笑脸格外亲切……这样的效果是教室里的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在这个教学案例中,网络资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通过QQ群,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网络共享平台,同学之间互通信息、共享资源,达到情感上的共鸣,进而深刻感受到家乡的乡音、乡情和独特的家乡文化。
通过现代教学手段促进小学品德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索,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部分教师的观念需要改变、教师掌握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参差不齐、互联网在农村运用不够、怎样指导学生正确运用网络资源等等。今后,我们会不断实践探索,解决问题,提高品德教学效率。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天津建设科技《天津建设科技》
《天津建设科技》杂志,于199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2-1272/TU,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奥运场...
造纸装备及材料《造纸装备及材料》
《造纸装备及材料》杂志,于198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3-1535/TS,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材料...
新媒体与社会《新媒体与社会》
《新媒体与社会》是由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上海交通大学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谢耘耕工作室主办,创刊于2011年10...
中国图书馆学报《中国图书馆学报》
并非《中国图书馆学报》网站。 《中国图书馆学报》杂志,双月刊,于195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现已更名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双月刊)创刊于1994年,由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主办。本刊主要宣传和普及...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创刊于1999年,是国家民委主管、大连民族学院主办的刊登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论文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双月刊)。学报根据学校“立足东北,面...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