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摘要:小学品德教学生活化分为“间接生活化”和“直接生活化”。通过现代教学手段促进小学品德教学生活化的方法主要有四种:一是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拓展学生对生活的认知;二是运用网络资源促进学生加深认知;三是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教学生活化;四是运用网络资源在生活实践中实施品德教学。
关键词:现代教学手段 小学 品德教学 生活化
新课标明确提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因此,小学品德教学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让儿童在参与的生活中进行教学,才能真正达到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根本目标,也就是说,只有将小学品德教学生活化,才能真正让学生形成较为有效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
什么是小学品德教学生活化?一是在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活动中创设学生模拟生活情境,把各种最贴近学生生活的人、事、景、物在课堂上呈现,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体验生活,改进原有的道德行为,从而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达到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实践的和谐统一。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间接生活化”;二是把品德教学知识渗透于小学生的生活实践中,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使学生在参与生活实践的工程中,自觉认知、体验、感悟,形成道德品质。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直接生活化”。
“间接生活化”的难点在于怎样创设恰当的模拟生活情境,近距离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直接生活化”的难点在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生活不一致,不容易互动和指导。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恰好能解决了这些难题,它把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人、事、景、物融为一体,呈现于品德教学活动之中,从而促进小学品德教学的生活化。
怎样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促进小学品德教学生活化?
一、在品德课堂教学中,运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认知。网络资源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的生活素材,从中获取间生活认知信息,提高生活技能。我在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小学四年级下册《多种多样的运输方式》教学中,除了让学生认识了陆上、水上、空中一般的交通运输工具外,通过网络资源,还让学生了解了古代的手推车、马车和现代的火箭、地铁、飞船、海底隧道列车等交通工具,通过生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恰当的解说、清新的音响呈现出来,再辅以“三维”动画演示,让学生身临其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了古今交通运输工具的多样性。这是以“量”促进品德教学的生活化。
二、在品德课堂教学中,运用网络资源促进学生加深认知。有时侯我们的品德课堂教学很贴近学生生活了,但是,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并没有充分理解需要认知的道德知识。比如,教学《交通与我们的生活》,如果我们只用课本上列举 “海鲜大酒楼”、“服装店”、“客厅家具”等图例让学生感受交通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学生感受比较肤浅。如果我们运用网络资源,把几十年来家乡路的变迁(弯弯的山路→碎石路→水泥路)联系到交通工具的变化(人力→摩托车→汽车),进而感受到家里生活的变化,学生对生活中交通工具的认知就有更深刻的认识。这是以“质”促进思品教学生活化。
三、在品德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教学生活化。多媒体能够非常有效地创设生活情境,模拟生活实践,让学生身临其境,这对学生认知、情感、态度和形成道德行为都近似于学生直接参与社会生活实践。多媒体的运用,超越时空限制,把源远流长的历史凝固于一刻,把博大深邃的宇宙浓缩于方寸空间……一句话,它能把各种典型的人、事、景、物经过加工、提炼并浓缩于品德课堂教学,使课堂上的生活内容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使教学目的更加明确、深入、集中。例如,多媒体创设情境:一名学生乱打“110”酿成“严重后果”受到“严厉惩罚”;一名学生闯“红灯”“惨遭不幸”,一名学生“见义勇为”赢得全校学生的掌声……实践证明,通过多媒体模拟生活情境进行教学,对学生的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四、运用网络资源在学生生活实践中实施品德教学。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品德教学的生活化更离不开生活实践,学生在课堂中通过生活化的认知感悟,毕竟只是模拟的,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代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体验、感悟。有时候,学生的这种认知体验在指导行为的时候,往往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阻力,这种阻力有来自自身的,有来自他人的,有来自环境的。怎样才能让学生的良好实践行为持之以恒,并最终内化为自觉行为,还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生活实践进行指导。但是,由于老师和全班学生在课外的时间和空间不统一,老师对学生进行生活实践中的品德教学效果不明显。网络资源的运用恰好能够为这种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包含三个内容:我的家乡在哪里、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浓浓乡土情。我在教学这个单元的时候,发觉学生学得很吃力,有的内容比较遥远甚至抽象,教学时无法让学生引起共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我不死心,决定重新通过校外学生实践活动进行教学。阳春三月的一个周末,我通过“校讯通”手机短信、班级QQ群向家长建议他们带子女春游,并说明意图,家长们大力支持……周末晚上,班级QQ群可热闹了,同学们在群里交流开了,各种美图、感言、趣闻不断呈现:一幅幅家乡的自然风光美不胜收;一座座造型各异的建筑让人目不暇接;各种各样的土特产令人沉醉其中;一段段春游感言、趣闻轶事让人 荡气回肠;一张张家乡人的笑脸格外亲切……这样的效果是教室里的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在这个教学案例中,网络资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通过QQ群,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网络共享平台,同学之间互通信息、共享资源,达到情感上的共鸣,进而深刻感受到家乡的乡音、乡情和独特的家乡文化。
通过现代教学手段促进小学品德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索,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部分教师的观念需要改变、教师掌握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参差不齐、互联网在农村运用不够、怎样指导学生正确运用网络资源等等。今后,我们会不断实践探索,解决问题,提高品德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