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是一门活泼、轻松、富有魅力的学科。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人才观念的更新,怎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性,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检验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学生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学生创新热情,不断创设富有变化的、具有趣味性、形象性、创新性、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情境来推动学生的求知欲。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笔者认为不妨先尝试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在加强理论学习中提高专业技能
在美术新课程中,美术专业教师是一个开拓者和创造者,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与授课教师的理论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要想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生是不可能的。因此,美术专业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美术理论知识,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方法,创造出富有个性、独特、新颖的教学方式,并在教学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在课程改革的实践和探索中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不论是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实施,以及教学结果的评价,都应该紧紧围绕着服务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这一重要目标,赋予美术课堂生命的活力。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把握所学知识,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将兴趣和操作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形式的多样化、趣味化,对教材进行科学的组织加工,采用学生易懂和感兴趣的形式来进行知识传授,力争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能力,获取知识。另外,教师还需要在了解学生知识水平、年龄特点以及选择和使用教材时着眼学生的发展,研究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方法,为学生提供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给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因此,教师在美术教育中必须正确理解、发挥其主导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充分发挥其潜能,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进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品质和个性。
二、在关注学生心理中培养学生兴趣
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因为学生在需要对事物的认识、表达时就会有画画描述的冲动,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正确的引导,才能培养其兴趣,提高创新能力,让学生逐步掌握创美的方法,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制作能力得到提高。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激发其热情,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技能的培养。采用教学中富有时代特色的新颖有趣,逻辑性很强的内容来调动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实践中观察,思考、想象,鼓励学生努力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逐渐形成相应的技能,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培养学生兴趣,给他们创作自由,让学生从兴趣开始,把握好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及时的给予表扬和肯定,然后再画教师布置的作业,使学生乘胜进步。在师生的双边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和提高。例如,在素描时可以先让学生自由选择所画篇幅,画自己所喜欢的动物、山水、花草、人物等等,欣赏中国古代山水画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传统,让学生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去观察,观其色彩、造型,把学生从课堂引向广阔的社会,使学生在浓重的生活氛围中领略到中国古代山水画中情景交融的意境,从而启发、开拓其思维,营造一个平等、活跃的课堂环境。
三、在更新教育观念中促进学生发展
美术教学的创新,离不开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创新,对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与传授者,是知识的权威,学生主要从教师或书本那里获得知识。而在创新研究性学习中,学生主要通过亲身实践、探索来获取知识,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转变为与学生共同合作研究的参与者。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牢记自己的责任是教育所有的学生,其任务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向学生讲解学习任务,激活学生的思维,向学生提出适当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其次,教师必须具备并表现出各种良好的思维品质,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保护学生的创新积极性,鼓励学生在创新活动中的主动性。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实践,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活动,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分析、比较,动脑筋去思索怎样进行绘画创作,在绘画创作中寻找最佳的构图及最合适的绘画形式,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全面促进学生个性和谐的发展。课堂上,教师要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美术学习策略,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培养学生具有创新人格特征的学生观、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和评价观,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和学生一起共同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运行体系,有明确的创新取向和创新目标意识,积极创设生动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充分理解、积极引导,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的进行艺术表现和创新。
总之,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对美术教学的学习兴趣,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创造美术专业课程中教育的因素,才能更好地让课堂教学洋溢出创造性与艺术性的美丽色彩,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美的熏陶以及人格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