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研究
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研究
来源:互联网 sk009 | 丁翠菲 山东丝绸纺织职业学院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电子信息工程;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电气: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要求务行各业的技术人员掌握越来越多的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知识和技能。电工电子技术不断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也不断扩充,同时,各个专业培养计划的总学时数在不断减少。电工电子教学学时也在相应减少。面对学时减少和内容膨胀,要培养学生掌握电工、电子知识技能的能力,教学改革显得非常必要。

二、目前电子信息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目前,高等教育中选用的部分教材内容与新发展的技术严重脱节,课程内容陈旧。主要是《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讲课内容以模拟单元电路和中、小规模数字集成电路为主,与目前IT产业大规模集成电路器件高速发展和应用的趋势严重脱节。同时,高等教育中大多以理论课讲授为主,学生动手实践机会较少,且实践环节内容手段比较单一,实践环节只让学生了解及掌握最基本的东I!!i,在综合能力培养方面、在实际问题解决方面、在创新性方面缺乏必要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进行适应时代需要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是培养现代电子专门人才迫在眉睫的需要。

三、教学改革的设想与建议

1. 提出教学设计的理念和程序

学校从社会调查和职业岗位(群)分析入手,分解和提炼出从事具体职业岗位(群)工作所需的核心职业能力、专项能力以及能力要素,根据这些能力要素来设计具体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进一步以计算机和微电子器件为依托,从模拟向数字全面过渡。信息的产生与处理、发送与传输、接收与处理、终端的显示与执行等全面进入数字化。由此诞生了各种新器件、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与新方法。为实现“超常规”和“跨越式”发展,在课程设置上加大力度改革,既有基础性课程,也开设一些适应发展趋势的课程。积极调研三个专业方向的新产品新技术,并尽快修订教学计划,争取第一时间将新的产品和技术引进教学环节。有了这样的教学设计理念和程序、使得我们近几年的教学计划修改灵活、切合市场需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3P一体化”教学法,即把 Principle(原理)、Practice(实践)、Product(产品)集为一体,贯穿于专业课程的“教、学、做”中。学生在修读一门专业课程后,要根据这一课程的核心知识,选择一个项目,并独立自主地将其做出“产品”来。这种方法以理论教学为开端,以实践训练为重心,以消化吸收、制作产品为目的,较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学用一致。并积极组织教师建设精品课程,出版系列教材,对专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2.构建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突出实践教学份量,初步建立起了一套模块化、组合型、进阶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环节,设置有课程设计、综合系统设计、项目设计、电子实习,电子实习由学生设计并制作产品,要求从性能设计到外观工艺设计等,以及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同时,注重引进行业标准,确保实践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职业岗位实际需求全面接轨,构建职业资格证书“直通车”。引进国内权威职业资格证书认证,我们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合作进行单片机认证考试、通讯设备维修认证考试,和中国电子学会合作进行电子工程师认证考试。这几个认证考试在教学过程中对提高学生的科技开发创新实践能力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近几年学生申报校内科技开发项目十几项,申请到近 10万元的项目经费。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大赛,为此我们开辟了第二课堂,精心策划,分八个知识阶段历时三个学期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项目培训,使学生的工程能力、设计开发能力有了很大地提高。

3. 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工程实践能力

整个课程体系中,所有课程均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安排大量的实验和课程设计,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PLC可编程器件、单片机原理与应用、DSP技术应用、嵌入式系统与应用、综合电子系统设计等课程的理论课学时和实验学时可以按1.5。1的比例来配置。除了以某个具体计算机作为背景机的教学方法,并应该加强综合性实践环节,即一门计算机课程除有适当的实验教学外,还加强了EDA实验,进行系统性实验,并要积极创造条件从而能进行集成电路设计的实验。

4. 建立实验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估机制

建立实验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估机制,强化开放实验教学的组织与管理。确保开放实验教学质量。开放实验教学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在开放实验教学过程,既坚持“以学生为本,自主学习”,满足学生课内外的要求,又及时给学生提供正确的引导。对于课程内规定完成的实验,要采用提前集中授课的方式,让学生完成预习后,在网上预约实验时间。计算机管理系统及时为学生排位,根据学生的实验记录各种相关信息,供教师和学生查询。针对开放实验后可能会存在学生抄袭实验数据、实验报告等问题,要建立实验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估机制。

四、结束语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体系已经建立并逐渐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推进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完善、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

参考文献:

[1]黄成玉,赵立永,江静.高等教育中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及其保障机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7,增刊

[2]田水泉,张铁牛.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7,5

[3]韩庆祥.素质教育的本质;能力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0,(4).

[4]王东.构建我国学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模式[J].教育科学,2005,(2).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健康博览《健康博览》
《健康博览》杂志,月刊,于199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浙江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主管,浙江省健康教育所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
计算机辅助工程《计算机辅助工程》
《计算机辅助工程》杂志,于199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1-1679/TP,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专...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中国特种设备安全》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杂志,于198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5345/TK,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安...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是由苏州大学主办的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法学类学术期刊,创刊于2014年初。本刊秉承苏州大学“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之校训,恪守...
石油实验地质《石油实验地质》
《石油实验地质》(双月刊)创刊于1963年,由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主办。 《石油实验地质》本刊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之一,主...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于200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4-1280/Z,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