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摘要:在新课程视角下,构建英语教学中和谐教育,首先要深刻把握新课程观的目标、结构和标准;其次要准确定位教师的角色,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达到英语教学中的和谐教育,进而推动当前英语教学改革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角色;英语教学;和谐
一、新课程背景下提倡和谐教育的意义和谐教育是基于这一时代的主流教育价值取向,是教育的最强音。它要求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社会发展需求与人的自身发展需求相和谐为宗旨,协调并整合优化多种教育资源,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另外,和谐教育的实施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世世代代所追求的共同理想。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和谐发展理念、掌握和谐发展规律、具备和谐社会建设素质和能力的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创建和谐教育,培养和谐人才,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
二、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和谐教育的方案(一)营造和谐英语课堂氛围,建立师生融洽情感关系
构建课堂和谐、互动、合作是课改中教师在教学中核心内容。互动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米德(GH.Mead, 1913)提出:互动是一种基于符和语言的相互作用过程。8课堂教学就是师生双方以共同的客体为中介的交往过程,师生互动不是教师对学生或学生对教师的单向、线性的影响,而是师生间的双向的、交互的影响。因此,在课堂上师生间通过信息交换和行为交换所导致的相互间心理上、行为上的改变,从而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学”与“教”的统一。
英语教学不仅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情感活动的过程,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是知识的“信息源”、“真理”的传播者,“填鸭式教育”已经被动摇。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通过实践认为,在教学中,特别是英语教育,以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信息为背景,以语言为中介的一种沟通。教师与学生各自凭借自己的经验,用各自独特的精神表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
(二)构建和谐教学活动,感受语言乐趣
1、渗透歌曲营造氛围
英语课堂上,英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歌词简单、旋律轻快,为学生所熟知和喜爱英语歌曲,好好地利用这些歌曲来配合我们的教学,会起到一定的效果。学生们边唱、边学、边做动作,减轻了学生对英语词汇记忆难的心理负担,在英语教学上渗透歌曲任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用音乐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为学生营造了愉快、和谐的英语学习氛围。
2、通过角色扮演模拟生活情景
语言教学离不开真实的生活环境。过去英语课堂上枯燥乏味的语言操练只会不断削弱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教师应不断研究新的教学模式,创设新鲜的语料库,比如可以尝试“任务型”教学模式,通过创造模拟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掌握如何用英语打电话、看病、购物等语言技能。这种情景教学不仅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记忆深刻,而且一旦在生活中碰到类似语境,学生也能从容自如。
(三)深入实施课程改革,建立完备高效的英语教学模式
我们根据新课改的精神和教学反思,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改革,结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用“自主、合作、探究”新课改理论做支持,以“实施快乐教学,够建高效课堂”作为提高教学的主阵地,将新课改理念“自主、合作、探究”贯串课堂始终,把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作为课堂教学的首要目标。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变革的重点。将小组合作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确立学生的主人地位,把“自主、合作、快乐、高效”作为课堂的基本特征,给学生更多的有效参与机会。同时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也是课堂效率提高的重要保证。“实施快乐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就是将课堂教学过程变成是生生、师师信息交流、情感交流、学生人格完善、激情相伴、快乐共享、和谐发展的过程,就是摆脱由来已久、根深蒂固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创造一种以生为本,师生平等的教学个性化、民主化氛围,真正突现“活的教育”和“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最终达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快乐、高效课堂”高效模式,使学生快乐的学习知识,发展能力。
三、结语和谐教育既是一种思想,一种理论,也是一种理想,一种追求,又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要求。其教育目的就是通过调控教育中诸种教育要素的关系,产生教育合力,获得1+1>2的整体效应,新课程背景下,我们的英语教学也应不断与时俱进,探索出更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模式。
参考文献:[1]徐仲林徐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http: //www. moe.edu. cn.
[3]徐仲林徐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
[4]陈芳.《英语课程标准》框架下教师角色研究〔D〕.2008.
[5]徐仲林徐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
[6]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