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思想品德课程整合之管见
思想品德课程整合之管见
来源:互联网 sk012 | 郭怡德 张 华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全国各地“课堂建模推模”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各级各类“课博会”、“研教会”、“报告会”也热火朝天地开展着。当别人为取得“课堂真经”而兴奋不已时,我们却在反思着“课改窄化”的问题。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质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只是“教改”,并不是“课改”的全部。“教改”侧重解决“怎么教”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教什么”的问题。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必须进行课程资源整合。基于以上认识,我校利用暑期开展了为期一月的全面的课程整合活动,本文试图结合实践就思想品德课程整合略陈管见,以期抛砖引玉。 依据课程标准,尊重教学目标,抓住课程整合的根本 课程是教育的心脏,课程标准又是课程的核心。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新课程理念的主要体现,教材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因此,整合课程资源,应在把握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理念、任务目标、内容结构、教学评价的基础上,对丰富的课程资源进行增补删减、调整完善,创造性地落实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课标精髓,合理发掘一切可利用、可共享的课程资源,是课程资源开发整合的基本原则之一。

  任何教学都是有教学目标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因此,课程整合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否则,再精彩的课堂教学也是盲目的,再丰富的课程整合也是无效的。思想品德课程资源丰富多样,我们必须发掘符合教学目标并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真正适用的课程资源,包括校内资源(教师、学生、学校、教科书等)、校外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家庭资源等)和信息化课程资源等。

  充分发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并围绕教学目标对这些资源加以分析和选择,针对性地整合到教学当中去,可以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多样的学习资源,有利于帮助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也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更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保障。这种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学目标为导向的开发整合便抓住了思想品德课程整合的根本。

  二、贴近学生生活,遵循成长规律,体现课程建构的基础

  陶行知先生说:“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整合要围绕学生的生活来组织课程内容,使德育课程内容生活化。也就是说,应选取那些学生关心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学生感同身受的例子、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等作为主要素材。如教学(鲁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第6课中“主动与老师交流交往”时,我对教材第69-71页的内容进行了大幅度整合,精心组织了一场“师生恳谈会”,巧妙地设计了三个问题:1、“师生恳谈会”体现了一种怎样的师生关系?2、你是怎样理解这种师生关系的?3、你打算怎样经营这种师生关系?三个问题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依次递进,环环相扣,相得益彰,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促进学生进行道德体验、情感升华。

  初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青春期。他们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敢于质疑;他们行为能力逐渐增强,交往范围逐步扩大,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带来的影响和困惑也逐渐增多。思想品德课程整合应该关注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遵循初中学生成长规律,从学生生活需要出发,体现“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思想品德课程建构的基础”这一课程基本理念。

  三、突出主题模块,丰富呈现方式,统筹课程整合的设计

  整合思想品德课程,必须打破课程组织的线性方式,建立紧紧围绕某一生活主题组织课程的模块方式。生活模块的组织既要围绕一定的主题展开,又要将各部分最基本的概念和基本原理融入其中。主题模块是某一生活主题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统一体,是模块建筑体系,而非条块建筑体系。这种模块整合的方式有利于教师结合教学实际,灵活地选择和开展教学。

  思想品德课程资源要通过文字描述、图片说明、音像解读、角色扮演等丰富多彩的形式生动活泼地呈现,也可以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来体现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相关的具体小事件、小故事,将理论寓于现实生活之中。这是今后课程整合和教学发展的方向,是调动学生手、脑、口并用以提高教学实效的手段。

  依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围绕思想品德教育目标,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我们按照“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的逻辑线索,组织了“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和“国情教育”等四个领域的学习内容。这种以主题模块方式呈现课标的整合既增强了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又构建了逻辑严密的思想品德课程体系。

  四、拓宽体验途径,激发学习热情,促进道德情感的提升

  思想品德课标要求通过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践行来感悟思想道德的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思想品德课程整合应增加学生参与和体验的内容。引导教师灵活设计并有效组织学生喜爱的教学活动,实现教学内容活动化,教学活动内容化。引导学生以讲故事、演小品、搞辩论等形式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参与小组讨论,参与合作探究,促进学生在体验中发展。如教学(鲁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第12课 中“男女生为什么要交往”时,老师们对课本第15页的“男女同学正常交往,既有利于集体建设,又有利于扩大交往范围,增进对异性同学的了解,发展同学间的友情。”一段话争论不休,大部分老师认为这是男女生交往的重要性,而教材把它放在男女生交往的必要性板块是不恰当的。也有部分老师认为这很正常,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没有必要过多区分男女同学交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我却采取了中庸的态度,经过深刻思考,设计了一场辩题为“男女生该不该交往”的辩论赛。经过激烈的辩论,双方辩手把男女生交往的利弊分析得淋漓尽致,最后,我作了简短的点评:本次辩论赛从理论上说正方赢了,但从现实生活来说,正反两方都是赢家,因为我们知道了男女生交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也知道了男女生不当交往的危害性,老师相信同学们今后一定能与异性同学正常交往、互助共赢。(顿时,掌声暴起……)这种体验式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收获了意外的惊喜,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践行、在践行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

  总之,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整合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现实生活为起点,以教学活动为途径,突出生活主题模块,丰富资源呈现形式,遵循学生发展规律,促进学生道德升华。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支部建设《支部建设》
《支部建设》杂志,于196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4-1397/D,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脱贫攻坚、...
化工高等教育《化工高等教育》
《化工高等教育》杂志,于198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1-1043/G4,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高教改...
城镇供水《城镇供水》
《城镇供水》杂志,于198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1703/TU,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企业管理、...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2000年,是由解放军理工大学科研部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以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为指导...
海洋史研究《海洋史研究》
《海洋史研究》(半年刊),是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海洋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辑刊,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 公开出版。 广东海洋史研究中心成立于2009 年6 月,以本...
北航法律评论《北航法律评论》
《北航法律评论》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独立组织和编辑的法学学术文集,有海峡来风、民法典编纂与民法总则立法笔谈、法国债法改革、论文、书评五个栏目,共计19...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