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学教育是孩子成长路上的第一站,正象盖高楼大厦打好墙基一样,构筑好这一站教育孩子基础,就为孩子以后健康成长铺平了道路。目前就业、求业、农民工等导致教育失缺的因素,进一步扩大了小教对孩子教育的缺囗,使教育孩子的重担全部落在小学教育上。小教缺位,社会影响,需要家长帮助老师承担教育孩子的任务。有许多家长正在做填补小教空穴的工作,同老师一道共同打造教育孩子的平台,成为教育孩子的专职家长。本文将一个专职妈妈教育孩子的经验向社会推荐,希望孩子爸爸、妈妈们能从中受到启发和借鉴。其经验如下:
我是一个十一岁孩子的妈妈。只要是妈妈都疼爱自已的孩子,都把孩子当成掌上明珠,无时无刻不在关心他,甚致为他作出一切牺牲,这大概是自私自利思想诱发成的一种偏爱。孩子既是私人财产,又是国家宝贵财富,孩子要成为国家栋梁,在培养途径上究竟是自已大包大揽,还是放手不管依靠学校教育全托,是每个家长的重要选择,也是一种捉摸不定的两难选择。现在许多家长因工作忙碌把孩子成长的希望寄托在老师教育上,事实上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的,因为学校可以教给孩子知识、技能等,但不可能把精力放在教育孩子怎样做人处事问题上。家庭教育孩子有很大的空间和自由度,能培养孩子的人性、情感、自尊、自信、为人等做人处事的人品素质,为学校教育孩子提供了支撑。人品素质是推动孩子成长的重要角色,是人生的霓红灯,是撬起才华的杠杆。作为孩子无论他以后成为大名鼎鼎的科学家,还是默默无闻的劳动者,都要凭着自己善良为人处事去赢得幸福人生,这要通过家长启发教育,让孩子从心里上感悟到这种人生途径的重要性。在心里勾通上妈妈是孩子距离最近的人,妈妈善于与孩子勾通。我要把勾通当着一把钥匙,打开孩子进步的大门,让他在成长的道路上奔驰,我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才干和人品双高的人。于是在两难选择中我还是选择了背负管教孩子的重要职责。所以,孩子在三岁时我就辞去了工作,成为一名教育孩子的专职妈妈,这些年来通过对孩子教育我的体会是:
率先超前教育。 超前教育家长应是一个走在教育孩子时间前面的人。孩子出生之时教育便开始了,而且教育面向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环境。家庭是孩子超前教育的关键,做家长的应该善于积累各种教育资源,敏锐地捕捉各种可能性的教育元素,做好入学教育铺垫。这种教育的“超前性”引导我做了大量的胎儿教肓工作,十月怀胎期间我经常听音乐,看电影,观赏舞蹈,让孩子在娘胎里就兹生了高于他人的文艺细胞先端。先知先觉打造了他拉二胡、弹电子琴同行的姣姣者,在省市参赛中曾多次获得奖励,作为父母应该成为孩子 “超前性”教育的率先垂范。
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教育孩子学校靠老师、社会靠群众、家庭靠父母。父母是影响孩子成长的第一位老师。有很多家长对教育孩子缺乏真正确认识,受“棒棒下面出孝子”传统思想影响,常用打骂那一套老办法,对待孩子的过失,不但没起到教育效果,反而适得其反。目前家长教育孩子存在很多误区,最严重、最普遍、而且又令孩子最反感的是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对比,要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严重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影响孩子成长。教育孩子要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努力给孩子造就最好的影响。我有一个良好的习惯,趁孩子在家时发挥言传身教的影响作用,如打扫清洁讲卫生影响他形成一个爱清洁、讲卫生习惯;读书看报提升他浓厚的读书兴趣等。从两岁开始我引导他数数、唱歌,三岁时看图识字,四岁时读书写字,到六岁时弹琴、拉二胡等十八般武艺样样都学。孩子上小学前就会计算1000以内的加减法,会读很多古诗,认识500多个汉字。每到星期天、节假日,我带他去新华书店,公园、游乐园,开阔孩子的知识视野 ,我以母亲和老师的双重身份赢得了孩子的爱慕之心。
难能可贵的责任心。一个人如果缺少人品和没有才干就有干坏事的可能性,如果有才华没有人品就可能会干更大的坏事。所以,我一直把教育孩子如何做人放在首要的地位。首先教育孩子对人对事要有责任心,我常告戒孩子学习成绩不可少,工作责任心更可贵,只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将来照样能干出一番事业。打扫教室、楼梯表面上看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但实际上能反映出一个人的责任心,有心“扫一屋、方能扫天下?”。责任感教育应该是本着从孩子自己到他人,从家庭到学校,从小事到大事,全方位、宽领域、多视角进行。在日常生活的具体事情中,让孩子为自己去尝试承担责任的重要性,比如:要求孩子为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认真完成作业,检查作业;干好倒垃圾,洗碗筷,洗地板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教育孩子为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做错事要敢于承担责任,不把责任推御给别人,要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发生严重错误要乐于接受必要的处罚,这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必经之路。
尊重他人的高尚品质。教育孩子要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一个人的特色品质,只有尊重他人才能与他人往来,才能广交朋友,与他人和谐共处。教育孩子在社会上要尊重每一个人,哪怕是精神病患者也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尊重他人努力做好在家里要尊重父母、长辈,在学校要尊重老师、同学,在社会要尊重同事、朋友。没有尊重他人的品质,对老师的批评教育就会显得极不耐烦,甚至在公开场合和老师顶撞,让老师下不了台;就会背后说别人的坏话,播弄是非,不利于团结,引发各种矛盾。尊重他人做事说话才能换位思考,想到他人的感受,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尊重他人能宽容别人,与人为善,不做自私自利的事。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是不会尊重他人的。人与人之间只有相互尊重,才能形成一个和谐的社会局面 。尊重他人的道理融入了孩子的心灵,孩子处处事事才会表现出有阳光有品德。
养成良好的习惯。运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和人生。幼年家庭教育决定孩子性格,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是从小养成的。这需要家庭和学校密切配合,共同改掉孩子身上不好的行为习惯,这要有一个艰苦的训炼过程。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要孩子每天坚持放学回家做作业直至饭好就餐,吃了中饭时间再紧也要坚持午休,为下午上课学习培育了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每周养成了一个学习与娱乐相结合的学习习惯,要求孩子每周星期六看两个小时电视,星期天去新华书店看书学习,观赏公园、游乐园,拓展孩子的知识面 。我坚持数十年如一日,直至五年级上学期才走向习惯规范。实践使我体会到习惯形成力量,力量强化习惯,孩子最终以习惯势力换来了学习上的光环 。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