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关键词:心理健康、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青春期心理
摘要: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因此,中学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的。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专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各界的关注和重视。现代教育需要高科技人才,更需要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探索
正文:
世界卫生组织宣言今年已在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因此,中学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的。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专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各界的关注和重视。现代教育需要高科技人才,更需要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王极盛教授历时多年,对北京500多个班、两万多名学生进行测试的出的结果表明:当今中学生三个人中就有一人存在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据广州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对5810例城乡中小学进行的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心理健康不良率为3.80%,有27.87%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4月26日《新快报》)
以上情况表明中学生确实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新怒无常、情绪不稳、心理承受力差、缺乏自信、考试焦虑、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并在行为上表现为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表现为自伤或伤人现象。
- 学习问题
学校课业繁重,竞争激烈,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使的学生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萎靡不振,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
1、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仅是 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也会出现厌学情绪。有的学生从厌学到逃避学习,脱离学校去寻求不正当刺激,从而形成一系列品行障碍。
2、考试焦虑。不少成绩差的学生经常受到批评,老是担心成绩不好,不少学生回到家中就立即看书写作业,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睡眠质量不高,第二天到校时,精神状态不佳,听课效率低,造成恶性循环。
(二)人际关系问题
1、与教师间的关系:中阿德学时期教师仍然是学生理想目标、公正的代表,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就会很失望。更有甚者,教师对学生缺乏尊重,遍地其价值的不良态度使学生心理受到严重创伤,这也是师生间发生冲突的重要原因。
2、与父母间的关系:民主型的和睦的家庭给学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父母与儿童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的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孩子缺少家庭温暖 、缺少父母的关爱,从而产生孤僻、抑郁、不合群、自卑等不良心理。
3、与同学间的关系:很多学生因处理不好与朋友的关系而苦恼。有位学生讲到,好朋友对他不信任,认为他对朋友付出的不够多,怀疑他对朋友的友谊。还有一位女生因两个好朋友发生矛盾,她夹在中间十分为难,与甲交往怕乙不高兴,与乙交往又怕甲不理解,最后干脆两个朋友都不交往了。可内心又十分孤独,想恢复关系又不知怎样去做。此外,尚有个别学生因初中升到高中朋友越来越少,而怀疑世上没有真正的友谊。
(三)青春期心理问题
1、早恋问题:青年是花的季节,在这一时期人得第二特征渐渐发育,性意识也慢慢成熟。此时,学生情绪较为敏感、易冲动
、对异性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当然也伴随出现许多情绪困惑,如初恋的兴奋、失恋的沮丧、单练的烦恼等等。
2、青春期闭锁心理:主要表现为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学生封闭心理主要是只处于消极情况下的心理而言的。中学生若在消极情绪控制之下,封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将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征兆。
3、嫉妒心理:通俗说法就是“红眼病”,这在中学生中相当普遍,尤其是女同学中更是如此。当某些学生因表现好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们尊重时,有些学生就会产生妒忌心理。譬如想方设法贬低他人的长处和优点,抹去他人的成果。甚至通过搜集他人“隐私”将他人搞臭。他们总希望自己比别人强,当不如别人时,他们常常因嫉妒而产生敌意。嫉妒心里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干扰很大。我们应当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克服其不良心态。
三、培养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对策
1、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知识对学习大有益处,他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和教育能力。
2、设立心理服务室,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随着时代的发展,心理咨询服务室的建立势在必行。心理咨询取得良好的效果的关键在于咨询老师要遵循聆听、保密、疏导、交友性原则。与学生建立起一种信任关系。信任关系是咨询取得成功的关键 。
心理咨询老师要有意识地和学生建立起关心、尊重、了解和指导的关系,根据问题使用适当的心理治疗方法,减轻消除学生的不适应心理现象及行为,培养适应习惯,促进心理的健全发展。
3、家庭、社会应共同编制学生心理健康安全网。中学生的不良心理与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家庭应帮助孩子树立符合实际的奋斗目标,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教育,帮学生树立符合实际的奋斗目标,根据具体情况调控孩子心理,做到有张有弛,有紧有松。此外,国家也要制定一系列保护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法律法规,依法打击危害中学生健康成长的行为,净化社会风气,在全社会编制一个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安全网。
结束语:中学阶段是中学生心理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关键阶段。由于中学生特殊的心理、生理特点,他们处于一个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所以中学生出现的不正常心理状态很多。对此,教育工作者不必紧张,应当理解为正常的心理反应,通过开展健康心理状态,形成稳定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善于面对人生,面对挫折,成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