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制定切实可行符合学生实际的课堂探究合作学习实施方案
小组探究合作自主学习方案具体包括:课前准备阶段、导入新课阶段、展示教学目标阶段、合作学习阶段、才艺展示汇报成果阶段、教师点拨释疑阶段和形成知识体系等各个阶段(如前表观察项目)。要明确各阶段学习的预期目标任务和所要达到的效果,并且要科学合理的分配各个阶段的时间节点和各个阶段的评价量化细则标准等。科学设计课堂实施方案预案,使课堂教学沿着预定的方案使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课堂合作----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科学严谨地落实课堂的各个环节。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全面解决问题。对学生的讨论,鼓励多元化,不能仅仅满足结果的正确与否,应体现方法与过程。引导学生纠正认识上的偏差,界定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界限,不该讨论的坚决舍弃。重难点及时点拨,需要教师讲解的就“不遗余力”的讲,小组合作学习老师点拨释疑可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留足学生探究合作时间,确保当堂过关。夯实基础知识,确保大面积提高质量,每节课要权衡利弊,做好取舍搞好扶优转差工作,对个别学生的问题,课后加强辅导,这需要教师的无私奉献责任心及耐心。发挥课堂“主导”,去繁存精,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不要面面俱到,教师必须摆正位置,把课堂放心的交给学生去演绎。加强课堂管理,要规范课堂,实现课堂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引导学生尊重和关注别人、听取他人见解,让每个学生在小组探究合作学习中都有“话语权”。伏尔泰说:“尽管我不赞同你所说的一切,但是我却要誓死捍卫你说出他们的权利。”这条原则应当成为小组合作学习的一种态度。
(三)课堂评价---评价是对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升华,具有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和作用
教师在课堂中应当关注对个体学生学习的评价(如前表评析),但对学生合作学习小组集体的整体性评价是合作探究学习有效性的最终目标。评价应贯穿于合作探究学习的全过程,制定科学的小组探究合作整体评价方案体系,面向参与学习过程的全体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形式是一个交流互动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表达能力,改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素质。教师在课堂上要有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用心灵感受发现,及时捕捉和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信息,并进行及时的指导点拨和总结。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个期待的眼神、赞许的微笑和鼓励的表情等。总之,教师对学生的参与要给予各种方式的鼓励,保护学生直接、平等地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历史课小组探究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在历史学习活动中活跃思维、深化认识,加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边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表达能力,改善课堂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方面成效显著,为实施生本教育,构建历史学科有效课堂,改革教育教学思想提高学生素质等方面成效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