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指学困生是指数学基础知识差,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本文结合多年农村数学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浅谈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采取的对策。
一、农村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一)客观因素
1、小学阶段基础差。城乡之间的教育明显存在着差距,小学阶段有些学生在劣势教育下,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低下,学习兴趣逐步丧失,学生分化比较严重,从小学毕业直接到初中学习,据调查,农村与城市初一数学平均分相差十几个百分点,优秀率更是相差二十多个百分点,其中一定数量的成绩不合格者,跟不上学习的步伐,数学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比较强,前一阶段造成的知识缺陷积累,势必形成新的学习困难。
2、家庭的原因。家庭条件的影响,农村大部分家庭条件较差,28.8%的学生在家没有学习的条件;农忙时节,学生的长时间的体力劳动也给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家长的影响,不少家长长期在外打工,更谈不上照顾孩子,据调查,有近三分之一的跑校学生甚至不能吃上早饭;家长思想意识的影响,我们并不要求家长都能给学生以知识是的辅导,但家长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个别农村家长本身文化意识并不高,甚至出现了为了节省开支盼望学生考不上高中和大学的现象。
3.、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虽然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免收费教育,但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较高的教育投资使大部分农村家庭难以负担,更重要的是大学毕业工作难也是家长考虑的问题,不如初中毕业后出外打工经济效益,这种“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信心有明显的影响,特别是随着国家的发展,逐步会出现“用工荒”的现象,有些家长看到了直接的经济利益。
(二)主观因素:
1、心理原因,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上进心;意志不强,缺乏学习数学的毅力和耐力,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依赖心理强。
2、知识结构缺乏系统性。学困生数学基础差,知识脱节多,知识结构不完整,缺漏多。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只停留在表象上,没有深入到实质。
3、学习方法差、学习效率低,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困生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仍满足于“跟着老师走”的学习方法,据调查,有73.1%的学生只是偶尔能进行课前预习。67.3%的学生很少会把所学知识结合于实践,知识掌握只重视结论,生搬硬套,定势强,有疑问也不及时弄清楚,学习时也抓不住重点,成绩自然低下,学习效率低,运算推理能力差,解题步骤不清晰,不会合情推理,由条件不会发现与之相关的结论,导致解题过程错误。
二、转化和预防
1、全面调查了解,对症下药
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很多,可通过问卷调查、当面谈心、侧面了解、家访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目的、态度、兴趣、爱好、志向、心理变化和生理特点、家庭环境、生活环境以及行为品德等问题,深入研究,并采取分类教育的方式。只有把好学困生的脉,才能对症下药,有效地调动学困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增强自信心,才能有助于他们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才能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使数学教育真正体现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育,真正体现为品格意志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 否则,对学生的情况不了解,采用的措施可能会适得其反。
2、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
在全国积极推行素质教育的当今,也确实还存在着应试教育的阴影,对教育教学和教师的评价制度还不一定完善完美,这造成一些教师的急功近利思想的存在,对待学生教育教学失去耐心和有效的方法方式,也是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之一。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当淡泊名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培养学生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学生各项素质每天的提高变化,那就是你“行善积德”的结果。这样才能摆正心态,在教学中寻找乐趣,并把乐趣分享给每一个学生和他的一生。其实真正这样做才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捷径。
3、认真相校本课程研发,采取恰当的教学法
“好的教学能够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教师要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教学设计水平。课前对学困生的在课上可能的思想动态、学习问题障碍、问题的设置、时间保障、作业布置等问题尽可能准确的预测,根据实际情况,精心进行校本教研,认真备课,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教学组织形式要灵活,课堂上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等方式,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教学内容要低起点、小台阶、密节奏,从易到难,及时点拨,内容的呈现要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的联系;教学方法上采用分层次教学,多关注学困生的表现,鼓励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教学辅导教师要有耐心,及时释疑解难;教学评价也要因人而异,对学困生的教学成绩检测可采用“夹带”措施,允许他们开卷,边测边学,打消他们的畏惧心理,扶助他们逐步走向正常化的轨道。在课堂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创造机会,指导学生如何学习,使他们不但能“学会”而且能“会学”,学生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让基础较好的学生给他们以帮助指导,有时一个问题的解决可能就能激起学困生学生的信心和愿望,转变一个学生的一生。
4、重视“家、校、社会”三位一体教育体系的构筑
“优先发展教育”已成为从中央到地方的共识,教育的地位将会逐步得到提高。笔者曾多次到学生家长中进行家访工作,每一位家长都对老师的到来表示高兴和欢迎,都希望能有更多就机会进行沟通,这充分说明绝大部分家长对教育的重视和尊重,我们提倡的"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正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家校共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
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引导每一位学生乐于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活动,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和学习的兴趣,认真领悟、开发智力、提升学习效果,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数学素养,在主动探究学习中学会学习,缩小与城市数学教学水平的差距,使农村学生适应当今学习化社会,是农村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