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松的学习环境,是教育学习活动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教育效率、实现知识“创新”的重要条件。只有这样,满足学生“安全”的心理需要,才能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得到激活,从而把教与学紧密结合成一个整体。形成宽松的学习环境应从多方面努力。
一、把微笑带进课堂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在营造学习环境的过程中,教师起到支配作用。所以,课堂中教师要把感情全部投向学生,师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形成合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要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和学生建立起和谐、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让每个学生心里都有老师这个大朋友的位置。这样便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都有一种轻松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赞赏和鼓励。这样使学生使学生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有利于学生自主的去探求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课堂中教师把对学生的期望用微笑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学生就会感受到鼓舞,进而亲其师、信其道。
二、把游戏带进课堂
低年级小学生,注意的时间短,稳定性差分配注意的能力弱,注意的范围小。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游戏的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高高兴兴地进入数学学习。在课堂上,采用“开火车、找朋友、争当邮递员”等游戏,寓数学知识于充满生机与乐趣的游戏情境之中,诱发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尽量让学生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想一想、说一说,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获取新知、解决实际问题。手、脑、口并用,能使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三、把竞争带进课堂
小学生的竞争意识强烈,他们有强烈的自我取胜和自我成功的心理需求。根据儿童这一心理特点,课堂上要结合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创设一个个竞争和成功的机会,恰当的开展一些有益的比赛活动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标新立异,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一节课中创设竞争的机会很多,如口算竞赛、笔算竞赛等。并确定竞赛规则,能又快有对地做完全部题的学生可依次扮演或当“小老师”,学生的情绪高涨,能全神投入。最后教师对表现好的要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来表扬、鼓励。
四、把鼓励带进课堂
一个数学问题往往有多种解决途径,数学教学目的不紧紧是让学生掌握某种解法,而应当经常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不要墨守成规。在课堂教学中,若发现学生有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解法,应及时总结表扬,并鼓励其他同学向他学习。多用鼓励的评语,如好方法、有创意等,学生听到老师这样的评语会很高兴,增强信心,更加发奋努力,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成绩较差的学生,大多数由于存在自卑感,缺乏学好数学的信心。因而要对他们多加辅导,及时为他们解决疑难。在课堂上要注重对他们提问一些难度较小的问题,并加以肯定和鼓励。提高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使其逐步形成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优良品质。
五、把民主原则带进课堂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氛围,而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解放学生思想,活跃学生思维,使其创新精神得以发挥。所谓民主教学氛围,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互相尊重、信任和平等的方式,通过不同见解之间的讨论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教学方式。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这样对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宽松的课堂环境是一切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教师要让学生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受到认真学好数学的指导和鼓励,这样学生的情感才能调动起来,才会产生愿意学习、主动学习和乐于学习的动力,才会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才会主动探索、大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