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是枯燥且低效的。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学过程中只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学生能否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这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 英语 教学 如何 发挥 学生 主体作用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事物内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因而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著名教师魏书生说:“再聪明的人,被动时也就会变得十分愚蠢”。可见,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是枯燥且低效的。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学过程中只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学生能否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这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笔者从事过中学和小学的英语教学工作,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激发学生兴趣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实践也证明: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兴趣,才会自觉的动脑筋,积极去学习、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在学习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学习兴趣是一个人趋向认识、掌握某一事物,力求参加该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
1、要借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多媒体具有信息量大,传输快,清晰度高的特点,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正确的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课堂效率。尤其小学生好动、猎奇心更强,与教材配套的光盘就是完全迎合小学生的心里和生理特点而量身定做的。若果我们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用会声会影对光盘中的内容进行选择性的剪裁,然后融入课件中,进行精心安排和组织,就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要善于寻找机遇,即兴发问引导,调动学生兴趣。如中学教材中的“have∕has gone to”和“have∕has been to”的用法区别,学生很容易混淆。为了让学生容易搞懂这个问题,上课前,我有意提前走进教室向学生们提问“Is everyone here now ?”,学生齐声回答回答“No”,接着我问值日学生“Do you know where they are ? ”值日回答They are in the tolite ?”我自言自语的说“Oh, I see, they have gone to the tolite . they aren′t here now . ”正说着,一位学生从厕所来到教室门口,我迅速面对学生们说“look ,he has come bake. He has been to the tolite.”学生哈哈大笑起来, 然后我把have∕has gone to和have∕has been to写在黑板上,稍加指点,学生们对其区别和用法恍然大悟了。教师要尽量做到让学生每上一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资源整合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辅助。
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小学英语空中课堂资源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农村师资不足的局限,对农村学校无疑是一种帮助,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学情对空中英语课堂进行合理整合。例如;资源中Let’s talk部分只是带读、讲解每句话的意思,这部分的内容有点枯燥。可以利用资源提供的课件,先演示,让学生熟悉对话内容,然后隐藏英语,由学生根据所学练习对话;还可以利用资源中的一些素材,为学生创设情景,让情景的设置配合情景活动,给学生提供练习材料,为学生提供想像空间,联系口语交际,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比如,三年级下册教材unit 1.OUR SCHOOL第二课,本课时是一篇对话教学,内容量较大,我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先针对对话中学生较难的句子“Welcome to our svhool”,“How many students are there in your class ?”和“Do you have lunch at school ?”制作了flash图、文、声并茂的课件,根据图片先让学生理解句意,再跟着录音学读句子,借助光盘把整篇对话部分出示给学生。最后根据结合本校和本班实情,以活动的形式开展课堂,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当场演练,学生激情高涨,跃跃欲试,积极参与,最终当堂达到学生能talk的教学目的。因此,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来进行多媒体资源的适量选用,再加工成精而简的课件才能达到其应有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保证。
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情的把握是用好光盘的前提条件和必要基础,在此基础上实施因材施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保证。这样,我们所开展的教学才适宜学生参与,才使学生乐于参与,才能真正刺激学生的主体因素。在教学Let’s learn时,资源中主要是单词的发音拼读等方面的教学,这是学生接受较慢的知识,我们可以设计更多词汇运用的内容进行拓展练习。资源中复习的有些部分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无关,在使用的时候需要对这部分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新知呈现部分是资源的精华部分,一定要利用暂停或播放键引导学生边看边学,并且要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和落实。趣味操练的课件部分很适合学生,学生也很感兴趣,一定要充分利用。操练游戏部分有的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改编。反思我们的课堂,发现我们的对话教学存在一定的不足。甚至于有些老师只是围绕书本上的Let’s talk展开,觉得学生会读会说Let’s talk的内容,我们的对话课也就成功了。结果,孩子们学了不少“对话”,也能够理解对话的意思,但真正的交际能力提高不大,实际运用的能力较弱。这种现象在我们农村学校特别明显,因为我们农村的学生课余没有很好的语言环境,他们的对话训练只能通过课堂,所以,如果我们老师不从因材施教、改良教学方法入手,恐怕只能读懂对话而根本无法运用语言。长此下去,,学生参与欲望减小,参与能力降低,必然导致哑巴英语的结果。人类学家马林斯诺指出:“如果没有语言情景,词就没有意义,也不能代表什么。因此词语也只有在情景语境中才能产生意义。”“贴近学生,创设情景”这一设计理念在我们的对话课设计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我认为对话教学应采用四点方法:1、以真实人、物为创设情景。2、利用图画等教具和电化教学设备创设情景。3、通过教师自绘简笔画创设情景。4、运用表情、动作、声音等体态语言手段创设情景。这样就给学生创设了张口说英语的基础条件,学生的参与性提高,主体作用就会自然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