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是学校的“基层单位”,也是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而班主任是一个班级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教育方针在班级的贯彻执行者,也是一个班级全体任课教师的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呢?总结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我觉得需要做到“九个结合”。
一、“队伍主抓”与“全员参与”相结合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良好的班集体得利于一支优良的班干部队伍。通过仔细观察和各方面的调查,组建一支真抓实干靠得住的班干部队伍。对班干部严格管理严格要求,真正让他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并实行舍长与小组长由本宿成员和本组成员轮流担任的制度。全员参与管理,使每名同学尝试管理的不易,当官的难处。以后更能设身处地为其他管理人员着想。能更好的遵守纪律、认真学习。
三、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
作为当班主任的教师,课堂教育自不必说。我们尤其要注意课外教育。例如,要求学生不能抽烟,那么班主任不应当在校园或课下时间被学生发现叼着烟卷。要求学生讲文明有礼貌,那么班主任不应在批评学生或和同事说话时带有不文明的词语。学生生病时,遇到某些困难时,班主任一定要真心诚意地积极帮助。课下碰到同学如有时间应该交流几句,一则可了解本同学或本班情况,二则让学生感到班主任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而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五、树立典型与严格管理相结合
班级要建立良好的班风,形成一个互相赶超先进的氛围,使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以提高学生整体的素质。班主任要树立各方面的典型,结合学生的量化考核形成一个学先进赶先进的局面,同时进行严格管理,对平时要求自己不严格的学生进行适当的约束。抓住两头”,带动“中间”,从而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
班级可树立的典型有:学雷锋坚持做好事的典型;克服生活中困难刻苦学习的典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干部典型;坚持刻苦锻炼、为校争光的典型等。
充分尊重与合理引导相结合 尊重是爱的具体表现,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优点,充分肯定其成绩,尊重其合理要求。职业学校的学生,有时表现出自我约束能力差,自我表现意识较强。因为,在尊重他们的同时,要对他们循循善诱,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端正学习目的,把学习与崇高的理想联系起来,从而使其自觉主动学习。引导学生正确的审视自己,提高鉴别真、善、美的能力,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保持正常的心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尊重他人,讲文明、守纪律,对前途充满信心,积极向上,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热情关心与严格教育相结合 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能使学生感到温暖,产生强烈的亲近感、信赖感,但关心必须和严教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首先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帮助他们克服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使他们真正能够学到过硬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其次,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组织引导他们参加正常的文体活动、社交活动,使他们锻炼出健壮的身体、健康的心理;再次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真正理解与适当批评相结合 理解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桥梁。学生出问题,我们要彻底调查清楚。真正理解、明白相关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事情原因、经过、结果,然后再有的放矢的去处理。对行为上偏激的学生要加以引导,最终达到纠偏,步入正轨;对受挫而思想悲观的学生,要予以安慰,帮助他们分析受挫原因,树立乐观向上的信心;对犯错的学生要及时给与适当批评,批评要尊重学的人格,避免使用教师忌语,以防产生逆反心理。
九、宽容大度与经常勉励相结合
学生和班主任发生矛盾是常有的事情。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老师要能做到容人之短,不怀成见。老师的宽容是妥善解决矛盾、融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育人的前提。其次老师对学生要热情教诲,以情感人。勉励是教师育人的手段之一。现代管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勉励可以充分利用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使其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学生更加自信、自强,更加积极地面对学习和生活。宽容与勉励有机地结合起来,便能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使育人的活动达到更理想的效果。
班主任工作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只作为抛砖引玉,以便与大家一起交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