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语文课堂应该是真实、朴实、扎实、返朴归真,是学生阅读思考探究交流的平台;有效的语文课堂应该是诗意、智慧、灵动、情智交融,是学生与智者对话交流收获享受的精神盛宴。但现实的语文课堂仍然是高耗低效,特别是学生的语文阅读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2、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即在阅读中遇到的生字词不自觉解决、不做重点精彩句子语段的圈点批画、缺乏阅读思考提炼文章主要信息和借鉴文章写作技巧等习惯 );3、没有掌握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4、阅读量少等等。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交际、写作等能力的基础。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进行了“初中语文有效阅读研究”的课题研究。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我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三课四步教学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改变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状。现将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做法梳理如下:
一、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引导学生阅读《苏州园林》时,先给学生放一段苏州园林的视频,创造精美奇妙的阅读环境,然后让学生兴趣盎然的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思路;设计问题,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中,我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设计阅读思考题(学生通过认真阅读能独立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悬念阅读课文,解开悬念,激发阅读兴趣。此外,阅读竞赛,多媒体教学也是激发阅读兴趣的有效方法。
二、精心备课,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和学案设计,为有效阅读作准备。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训练能力的主阵地。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阅读学习效率,实现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的目的,课前我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备课,进行科学有效的课堂设计和学案设计,为学生课堂阅读学习做准备。如学《西湖游记两则》时我进行如下的教学设计:
(一)目标定向 (1') :
1、查资料,了解作者及相关的文学知识。
2、掌握课文中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翻译课文。
3、提取文中的主要信息,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4、背诵文中的精彩句子
(二)限时学习(25'):
1、让学生查资料,了解作者等相关信息,并把重要信息整理到学案上并记住。
2、初读课文,标画出生字词,借助字典自学,并完成学案上相应的作业。
3、自主学习,发现疑难。
让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下注释和已有的文言知识翻译课文,并用“ ?”标画出自己不懂的字词或句子。
4、小组合作,探究解疑。
让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出来,小组长领着小组成员探究解决问题,我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及时引导点拨。
5、以读代讲,理解内容。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内容相对简单,老师没必要多讲。我让学生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标出文中主要句子,提取文中的主要信息,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情感。并背诵文中优美句子。
6、品读赏析,训练学生的鉴赏能力。
这一课的语言精彩,在学生理解了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品读赏析精彩的句子,并进行批注(提示:批注的内容可以是对该句内容的理解、写法的分析、或由该句引发的生活体验或感受)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展示。
(三)当堂检测(20'):
课堂检测题的设计既检测当堂学习的知识,也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中考题的再现。
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设计科学实用有梯度的学案(学案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过程、学习方法指导、检测题等。)以便学生在课堂上使用。
三、学案导学,给学生搭建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的平台,提高课堂阅读学习效率。
在课堂学习中,我要求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自主阅读,完成学案上要求的学习任务,标画出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难点知识,小组内或小组之间探究解决。在学生阅读学习时,我巡回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个别指导,学生普遍解决不了的问题,我引导学生集中探究解决 。学案导学,重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质疑、合作探究,变讲堂为学堂,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学案导学为学生搭建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的平台,提高课堂阅读学习效率。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三课四步教学法,坚持学案导学,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质疑、合作探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实现语文有效阅读的目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