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是学生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基础。识字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的重难点。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的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展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在识字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平均每天要认识几个甚至十几个字,因此,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识字一时,我让学生自制牌形生字卡片,在课堂中同桌互玩打牌游戏,边出牌、边读出字音,再组词读(组词越多越好),谁先把手中的汉字牌打完,谁获胜。这种游戏识字方法应用到复习课上也非常有效。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学期识字三时,采用开火车识字的方法,即让一组学生按顺序读字、组词、分析字型、说一句或几句话,如果有人说错了或不会读,火车就停下来,选其他组的“修理员”“修理”(重读字音、组词或其它),“修理”好后继续开火车。
2、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当然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有很多识字方法,如:拆字法、比较法、熟字加一笔、减一笔、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法、动作演示法、熟字加偏旁、换偏旁等。教师要结合所学生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灵活使用,以便调动学生识字积极性。
3、激励自觉学习,培养自学习惯 在教学中,我以多表扬为主,我常挂嘴边的是“你回答得真好!”“你真棒!”“有进步了,老师真为你高兴!”……有时,学生说得好,我还会和学生一起鼓掌,学生受到激励,学习的自觉性更强。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让学生主动识字。在日常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自己拼出音节读准字音,按老师的指导复述笔画、笔顺,给字组词、扩词等进行练习,并逐步提高到能从偏旁部首分析字形,渐渐就能养成了学生的自学习惯。
4、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 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来观看一个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字。如:先出一组象形字,这组字采用由实物图到象形字,再到现代汉字简化字,逐渐演变的动画形式出现,富有动感的,生动有趣的画面一定会使学生产生神秘感,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激起学生去探索这蕴含无穷奥秘和乐趣的汉字世界的欲望。
总之,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想象,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