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学中,积极情感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提高课堂效率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启动学生的感情,用真情营造课堂,才能增强他们内在的动力,并进而运用这种动力,最有效地激起学生内心深层次的感悟。所以在教育中的情感教育不容忽视。
关键词:积极情感 健康成长 专业化发展 高效课堂
我国的教育家夏丐尊把教育与情感的关系,比喻为池塘与水的关系,指出就像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一样,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无独有偶,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知识比作种子,把情感比作土地。他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地上。”唤起美好的、积极的情感,创造富有情感的教育氛围,从这一点上说,任何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也不能代替教师的作用。
一、积极情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生都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好胜欲,希望能得到老师的关注、表扬。尤其是后进生,更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赞赏或青睐。事实证明,师生双方情感协调统一的程度决定着教学有效性的程度。不少学生偏科的原因往往是缘于对任课老师的亲疏,也就是所谓的“亲其师而信其道”。
基于这种认识,我校一直坚持开展“一助一”活动,就是要求每位任课教师帮教3名学生,教师对帮教学生每周至少进行一次谈话交流活动,并形成“心灵对话”记录。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心灵关注,拉近师生的情感距离,从而促进教与学双边过程的有效性。
为了更好的拉近师生的情感距离,我们还开展了分散型家长会活动,每位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预约到校时间,原则上每天最多只接待4位家长,这种人数的限制,保证了每位家长都有充足的时间与每个任课老师促膝座谈。每位老师都针对自己学科的特点向家长提出合理化建议,家校联手促进孩子们积极进取。与家长的谈话原则是“谈孩子的实际表现要真实”、“谈孩子的发展要肯定”、“谈孩子的教育方法要实用”、“谈孩子的口吻要亲切”、“谈孩子的未来要乐观”。家校联手,打造了温馨的教育平台,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家长的期待,激发学生对学校、班级和老师的认同感,挖掘他们内在潜力。
二、积极情感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我校一名老教师,在学历不高岁数又大的情况下却是年年在课堂授课比赛中胜出,这名教师的课堂师生配合默契,气氛温馨,师生在话家常般的愉悦中快乐学习。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这位教师的学生评价分普遍高于其他老师。究其原因,原来这位老师非常重视学生情感的调整和培养,并且和任课教师经常就学生的情感状态进行沟通和专题教育,使班级师生的情感协调统一程度大大超过了兄弟班级,因而教育教学质量也明显好于兄弟班级。这个实例很好的证明了学生情感状态的改变可以弥补教师授课水平的不足。
教师面临生活和学校两个空间,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也是必然。教师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感状态。教师通过情绪的感染,使学生体验到愉快、振奋的情绪,引起他们的模仿或重复进行这一类行为和活动。教师利用表扬或批评也能唤起学生相应的情绪体验,对行为起巩固、调整和校正的作用。特别是教师运用自己的感染力向学生提出要求,使他们感到亲切与善意,就易于为他们所接受,成为他们推动自己前进的动力。许多后进生的转变大多开始于教师的“动之以情”,这正说明了教师感染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所以要开展好情感教育,培养教师良好的情感状态十分重要。为此学校一直积极构建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通过规范教代会制度完善民主管理体系;通过“构建学习型组织,建设研究性教师队伍”活动引领教师成长、进步,转化职业倦怠;通过干部队伍建设始终给教师一个最现实的示范效应。等等一系列措施较大的促进了教师的情感向积极方面发展,为情感教育的实施形成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正如世间没有一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找不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通用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去关注、去研究学生的差异,在教学中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学生的价值所在,挖掘他们各自的闪光点,从而达到“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要求。实际上,越是有问题的学生,越有感情,对我们来说是一笔财富。当我们学会用一百种方法教一个孩子的时候,当我们真正走进学生内心的时候,我们也完成了自身化茧成蝶的蜕变。
三、积极情感促成高效课堂
我校积极探索了“学生合作学习模式”,并结合情感教育的有关理念进行了规范。具体做法是为班级内的学生分成8——10个小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适时安排讨论、辩论等可以发挥学生集体智慧的活动,将学生的个体表现作为对学生所在小集体的评定依据,班级为此出台学生综合文明表现细则,将学生各方面的个体表现予以量化,将对学生的个体评价与多所在组的评价紧密结合,期中、期末学校评选出典型进行表彰。实践证明对学生而言,小组的荣誉激励作用更大。通过不断的积极激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大大加强。
见过我校学生的人都会禁不住的诧异:外出活动时,为什么几百人的队伍能够雅雀无声?中考结束后,为什么所有的毕业生还能安静整齐地排队从几十里地之外带回?开完运动会,为什么整个操场能够洁净如昔?校园中的露天厕所,为什么学生能自觉地打扫地一尘不染?等等等等,这一切都源于我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可以说,在学生一入学的时候,我们就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做出了良好的教育和引导,让孩子们知道自己的身份,拥有良好的是非意识,想自己该想的,说自己该说的,做自己该做的。诚如魏书生老师所倡导的:说了算,定了干!正是初一时候每一步的扎实,才成就了初中四年的良好行为。当每一个学生都能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自己的时候,我们就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正心、修身、乐学,也赢得了连续十几年中考先进单位、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等等荣誉,被评为市级规范化学校。
总之,重视情感与情感教育在学生整体素质形成中的作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时代呼唤素质教育,更呼唤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我们应该把情感的教育、情感的培养置于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地上。让我们的教育过程中时时刻刻充满情感,用情感教育来焕发学生的青春活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