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释义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释义
来源:互联网 sk004 | 陈肯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英国教育家阿什比曾经说“大学教育的试金石不是讲授伟大真理,而是用什么高明的方法来讲授伟大的真理,所以,讲授什么不及如何讲授更重要。”[1]阿什比先生的“如何讲授”给我们教育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话题,很值得我们去反思。在多元文化和现当代艺术发展的今天,在素质教育培养下的当代大学生,他们反对教条式的理论解读和文人化十足的课堂灌输。尤其对非艺术专业的理工科学生,他们对东西方传统文化艺术的陌生,对近现代以及当代艺术的迷茫,他们对艺术作品的鉴赏需要专业教师的帮助解读。

  自古至今,随时代的飞速前进,国内外在教育方针和政策上不断地改革发展。人们除了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上进行革新,适应时代发展外,同时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也不断在探究和创新以与之相协调发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正如Haftman所述,艺术家对静止的实在概念感兴趣,静止的实在概念是名词,如树、花、溪流。现在艺术家探讨‘它们(这些名词)后面的能动的动词:种植、开花、流动(Haftman,引自Padfham,1988a,pp.360-361)。同样,作为美学家的课程所专注的感觉是:课程是动词而不是名词(Mann,1975)’”[2]同样“课堂是动词而不是名词”。

  高校公共艺术课主要是针对高校非艺术类学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指出:“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实践中,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公共艺术课程与高等学校其他公共课程同样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转自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教体艺厅〔2006〕3号)。在通知中,公共艺术课的重要性、特殊性和普遍性都作了明确的指导和阐释。但长期以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在高校选修课程中一直处于弱势和被动的状态:有的学校认为可开可不开,有的学校虽开设了,但效果并不尽人意。高校非艺术类学生在选修艺术类课程学习中,教师在教授中多以个人对作品的熟悉与否,课堂也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成为被动的听众,教学模式也是单一枯燥,很难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尤其对东西方传统绘画多以作者的介绍,作品的所属派别以及历史脉络等角度赏析,以基本知识传输为主,很少从作品本身出发或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考虑,长此以往,教师和学生都对公共艺术教育感到枯燥乏味,渐渐地便失去了教和学的兴趣。

  【美】威廉F·派纳、威廉M·雷诺兹、帕特里克·斯莱特里和彼得M·套伯曼在《理解课程》(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2)著作中论述了把课程理解为十一种文本,其中专门用一章论述了“把课程理解为美学文本”。而“把课程理解为美学文本”就已经有好几种流派, “把课程理解为美学文本”中以Harry Broudy和Hamblen为代表的一派,极力将艺术置于课程的中心地位。这在多元文化及多学科发展的今天,哪一门课程为中心,都将是很难界定的。在“把课程理解为美学文本”中,如Ronald E· Padfham——课程是“动词”,也是一种“媒介”、存在体验课程(currere)和集体创造。我们将高校公共艺术课堂建构在“把课程理解为美学文本”基础之上,期望对公共艺术教育是一种在“……教育实践中的创造性、交流和合作”中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的努力。

  拉尔夫·史密斯先生【美】在《艺术感觉与美育》一书中,对比斯莱、卡伊林、伊登和克拉克等专家的审美批评理论和审美批评技能技巧做了深入科学的研究和分析。

  伊登的所谓“解释”,“就是描述和解释艺术是审美的活动,具体来说,就是 解释和描述艺术品的含义、特征和性质的活动。而她说的“批评”,则是指“对某种东西的评价或评估,尤其是对这种东西是好是坏的评估。”[3]面对艺术作品,任何一位没有经过审美批评训练的人都会急于对作品好与坏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估,就像伊登发现的一样:“批评家们在证明自己解释的正确性时,其根据大体会涉及下面三个方面的事情:作品提供的快感、作品涉及的事实、艺术家的意图。”[4]卡伊林建议:“艺术品的观赏者们一开始要做的,就是将一系列无关紧要的考虑用“括号”隔出去,(或者从脑子里驱逐出去)。”[5]比斯莱对审美的客观理由提出的三个普遍标准:统一性、复杂性和强烈性。克拉克把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活动分成四个阶段——冲击、细审、回味和新生。这几位学者的观点都具一定的相关性和可操作性。也就是从艺术作品本身即从艺术作品本身的基本构成元素出发进行审美赏析。这种审美批评理论和技能技巧给予我们教师在授课的方法论基础上必将有新的启迪,必将推动整个教学活动有效性的最优化。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还担当了开发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先导者。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得具备一定程度的学历背景、良好的个人人格、娴熟的教学技巧、高尚的职业道德、对所担任课程有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把握程度、对艺术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以及技能技巧的运用程度、其他文化积淀、以及与学生的互动能力等等综合素质,这种综合素质是通过实际的教学被隐形地体现出来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将这种综合素质与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案相结合,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与学始终是互为一体的,教师的教学成果直接的反映就是学生的学习收效程度。因此,教师无论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无论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等有何深入的研究,归根结蒂,还是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与学生对话,对话的效果如何,需要对教学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有效性的检测和评价,而检测评价的标准和尺度不是片面的个人见解,而是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根据艺术教育本身的特点和性质,审美者自身的审美需求,审美批评的学术前沿性理论等展开的。教育者该思考在教学审美活动中需要关注什么,哪些是不能忽略和轻视的,怎样才能达到比较有效的教学目的,如何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审美需求,实现教学目标的最大程度的实现,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新疆化工《新疆化工》
《新疆化工》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
真空与低温《真空与低温》
《真空与低温》杂志,于198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62-1125/O4,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综述、研...
世界汉学《世界汉学》
《世界汉学》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创办的学术期刊。 《世界汉学》以研究世界各国汉学的历史与传统、理念与方法,介绍汉学家、汉学著作和汉学机构,传递汉学研...
高校图书馆工作《高校图书馆工作》
《高校图书馆工作》杂志,于198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3-1032/G2,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信息...
城市开发《城市开发》
《城市开发》杂志,于198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2373/TU,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城市规划、...
现代电信科技《现代电信科技》
《现代电信科技》(月刊)创刊于1971年,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科技情报研究所主办。本刊立足我国电信事业现状,放眼世界电信技术发展,为广大电信工程技术工作者、电信运营与...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