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政治与法律法学 >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科技创新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科技创新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来源:互联网 sk001 | 黄盛
【分  类】 政治与法律法学
【关 键 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技创新思想;地位;战略部署;发展途径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内容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创新的思想。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重新恢复并进一步突出科技创新的地位为科技创新的发展打下基础。20世纪90年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科教兴国战略对科技创新发展总体战略部署。进入新的世纪科学发展观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途径-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通过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科技创新思想,有助于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技创新思想;地位;战略部署;发展途径

  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科技创新对生产力及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马克思根据19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分析了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关系,提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1]和“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2]等论断指出科学技术在生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技创新的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主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创新的观点,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地位、战略部署、发展途径等方面对科技创新做出了新认识,体现了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一、邓小平理论重新恢复并进一步突出科技创新的地位

  20世纪50年代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乃至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科技创新工作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发出“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1963年周恩来总理在上海市科技工作会议上提出“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3]在此期间,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局部若干重要成就。如1966年第一次成功地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1967年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70年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2年袁隆平等育成一代籼型杂交水稻。但是从1957年开始我国在对生产力发展认识上出现了错误,从而使科技创新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1958年我国发生了大跃进运动,这场运动违背了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规律使我国的生产遭受了严重挫折。1966年发生了文化大革命把工作重心转移到阶级斗争,严重忽视了生产力发展。这样一方面工作重心的转移使科技创新工作失去了主要的服务对象,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方向和社会地位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我国的科技工作人员受到了各种运动的冲击,无法开展正常的科研工作。1957年大批知识分子被打成右派。在文革中红卫兵把知识分子当作反动学术权威加以批斗,甚至下放进行“再教育”。我国的科技事业整体发展缓慢,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断档对经济发展贡献减弱,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拉大。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多次强调和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同志1980年5月5日会见几内亚总统杜尔时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关键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 [4]。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度也日益提高。邓小平在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的讲话中强调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并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后高考制度的恢复为我国选拔和培养了大批的科技人才。198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5]等论点。这样不仅重新恢复了科技创新对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马克思主义传统观点,而且指出了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诸多因素中起到第一位变革的作用,突出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为我国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银河亿次巨型计算机的研制成功,激光汉字编排版系统产业化、长征运载火箭打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等。2001年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2006年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等重要论断,这对科技创新工作的作用和地位进行了进一步的肯定。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科技创新发展总体战略部署

  在我国随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深入普及,科技创新的作用和地位得到人们的认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科技为先导、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而且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科技的发展不仅能促进新的产业发展,而且科技能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使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所以科技创新工作更加受到重视,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把科技创新工作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而且纷纷提出自己的科技发展战略。1994年美国克林顿政府正式放弃了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制定的“星球大战计划”代之以“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规定了最低要求、中期计划和远景目标时间表,投入巨额资金启动这一计划。日本则提出了“科技创新立国”,并于1994年11月发表了《科技白皮书》,决定将用于高新技术领域的经费增加一倍,并采取措施加强基础研究。欧盟于1994年制定了第四个发展框架计划,确定以发展信息、通信和遥感技术为欧盟科技政策的重点。我国在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方面也进行了部署。1986年初中国政府批准实施星火计划计划。随后邓小平同志批准了跟踪世界高科技发展的863计划。1988年由国家科委组织实施了宗旨是以市场为导向,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高新技术商品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的火炬计划。但是与发达国家机竞相提出自己的科技发展战略相比,我国的战略明显具有局部性。此时我国应该具有自己的总体发展战略部署,更需要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和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

  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尤其是各国特别是大国都在制定和实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发展战略抢占科技和产业的制高点,1995年5月6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从总体全局出发,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999年5月26日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6]科教兴国战略一方面继承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对我国的科技和教育发展做出了战略部署。科教兴国战略总的目标是“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对科教兴国的目标作了明确规定,到2010年达到以下战略目标:使基本建立的新型科技体制更加巩固和完善, 实现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 繁荣科技事业,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的科学技术队伍。全民族科技文化素质有显著提高。重大学科和高技术的一些领域的科技实力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重要产业的关键技术和系统设计技术。主要领域的生产技术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本世纪初的水平,一些新兴产业的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导下,我国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国务院成立了科教领导小组,加强了对科技、教育工作的领导协调工作。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得到了加强,863计划、星火计划等各项科技工作计划顺利进行,并且攀登计划和支撑计划顺利出台并实施。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我国在“211”工程基础上启动了“985工程”, 重点支持国内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为21世纪我国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足球俱乐部《足球俱乐部》
《足球俱乐部》杂志,于199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6-1183/G8,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欧洲杯专...
临床内科《临床内科》
《临床内科》杂志,于198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2-1139/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临床病理病...
自然与科技《自然与科技》
《自然与科技》(双月刊)创刊于1979年,杂志是由上海市科委主管、上海科技馆主办的科普杂志,面向全国发行。它的前身是《自然与人》,为了更好地适应科普事业发展的需要,...
河北金融《河北金融》
《河北金融》杂志,于199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3-1175/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工作研究、...
中国检验检疫《中国检验检疫》
《中国检验检疫》(月刊)创刊于1981年,由中国国门时报社主办。是国内介绍进出口商品检验、出入境动植物检疫、卫生检疫的中央级刊物。 《中国检验检疫》致力于宣传国...
国家海洋局公报《国家海洋局公报》
《国家海洋局公报》创刊于2008年,由国家海洋局政策法规和规划司主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