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回归生活”板块。强调考点知识的运用,反馈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使知识在运用中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深化。教师要以生活化的情境素材为载体,多设计或精选一些思维质量高的思考题、探究题,巩固训练复习内容,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作用、领导方式”等考点内容后,向学生提供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抗震救灾、关注食品药品和生产安全、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时事材料,可增进学生对党“三个代表的指导思想”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方式”的更生动鲜活的深刻理解;教师在复习“宏观调控”这一知识时,联系全球金融危机、三鹿奶粉事件、我国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等热点材料,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规律的认知和运用。
总之,“生活化的课堂复习模式”的突出特点是“三性”:
一是生活性。复习素材的选择,复习问题的提出,复习过程的拓展,复习内容的理解,复习重难点的突破,复习考点的归纳,复习思想方法的把握等等,都源于生活、基于生活,充分反映人对生活的认识规律、实践规律和创新规律。
二是整体性。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掌控着教学流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相得益彰,共同推进复习教学各个环节有序、协调地开展,为完成复习任务,提高复习效率,达成复习目标作出共同的努力,高度体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与师生共同发展的整体性。
三是有效性。本模式的最大优势是一反传统政治课复习枯燥乏味、机械呆板的形式,把时代生活的源头活水引进课堂,使教学资源充满鲜明的生活色彩,使教学过程跳动强烈的时代脉搏,经济、政治、文化以至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异彩纷呈地走进学生的视野,叩击学生的思维和心灵,提高复习教学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二、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提高了高考复习的实效
教学实践证明,“生活化课堂复习模式”作为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高考复习阶段的一种课堂教学操作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1.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的教学情境,增强了课堂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和严谨抽象的理论知识的密切结合,让学生感受到了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独特魅力;时政教学和考点讲析的有机结合,避免了简单重复枯燥的考点讲解,让学生不再产生厌烦情绪。
2.增强了课堂复习的高效性。该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进入角色快,参与程度高,课堂密度大,教学过程诸环节衔接自然,环环相扣,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此外,把政治课知识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相结合,是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课堂教学中的最好贯彻,通过日常积累、日渐生成的方式,使时政专题的复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培养了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该教学模式注重训练学生的阅读、审题、思考、表述等能力,突出培养思维过程能力、创新精神、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在“探究问题”环节,面对实际问题,学生要提取有效信息——调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要用所学的政治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地表述问题,精心组织答案,这是一个将现实生活问题与所学理论知识衔接的过程,是一个对现实问题认识的思维过程。这样,立足于平日的训练,达到锻炼思维、提升能力、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引领正确价值导向的目标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4.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新课程政治高考试题时代味浓、开放性强,从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阶段开始,就以时事材料为载体进行考点知识清理,让学生运用考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时事材料帮助理解基本理论知识,运用基本理论来分析时事材料,使基础知识复习与时事学习相得益彰,有利于夯实知识基础、训练答题技巧、提高学习成绩。
三、进一步完善“生活化课堂复习模式”的几点思考
1.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该教学模式对教师开发生活资源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充分收集生活素材和热点材料,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思考,更要根据复习内容的需要,找准教材考点与社会生活的结合点,科学设计问题;不仅要深入钻研教材、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高考试题等,还要熟悉学生、掌握学情,做到“心中有书,目中有人”,施教才更有针对性;要谋划操作方略,预算完成各教学环节的时间,通过加强教学的计划性来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控制;在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不仅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能引起学生探究兴趣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要尊重和信任学生,在共同探讨中获得共鸣,引导学生自己归纳知识,并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要重视课堂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探究活动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和培养都是比较全面的,它是考查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一个很好的载体,探究题也就成为新课程高考的一大亮点。因此,在生活化课堂复习模式的具体实施中,一方面应使“探究发现学习”成为政治课的主要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另一方面对探究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探究题的题型很多,为了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教师要结合考点,选择或设计有代表性的综合探究题,进行分类训练。
3.要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具有可选择和可调节的特点。教学模式本质上是一种教学的参考结构,在实际操作时既不能破坏其内在联系,更不能生搬硬套,应该根据复习内容的需要进行灵活的安排。“生活化课堂复习模式”还要在实践中经受检验,不断地加以修正、完善,才不至于出现实验浅尝辄止的局面,也才能在高考备考中充分发挥它的效用。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丁祥云.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高考复习探索——以《政治生活》为例 [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