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我们深刻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物质文化水平。长期以来,我们把社会主义看成是可以不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的抽象的理念和制度,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偏离现实的基础,忽视发展生产力这个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只有发展经济,生产力速度超过资本主义,才是社会主义。
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不是平均主义,平均主义只能使人们共同贫穷,但社会主义也要反对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根本的价值目标,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实现共同富裕是邓小平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他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区别的一个主要标志,它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⒊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中国共产党通过长期探索,打破了把市场经济视为社会主义异己物的偏见。邓小平提出,计划和市场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二者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江泽民进一步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在人类历史上是首次和创举,它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实践上极大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⒋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民主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最重要的是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统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但绝不能照搬西方民主模式。
⒌没有精神文明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依法治国与依德治国结合起来,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的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但要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还要建设生态文明,要坚持走文明发展道路。
⒍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党的十七大又一次重申的“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判断,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全面面向21世纪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做出的重大理论贡献,它把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开拓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
三、解放思想使我们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我们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不搞“全盘西化”,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4]这一精辟论断阐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规定性。
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为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目标扩展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目标和路向内涵。
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开拓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我们党正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定要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包括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过程中,尽管国际、国内发生了这样那样
的重大事件,我们党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都决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任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前提;坚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党的基本纲领,阐明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问题。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党的基本纲领表述为“解放和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我们党正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定要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