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随着高校党建设的不断发展,研究生党建工作在地位越来越突出的同时,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高校党的建设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第十六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的根本要求。研究生党员党性修养是加强研究生党建的一个基础工程。研究生党员队伍作为党员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队伍组成、思想认识、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以及其学科专业特点决定其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有着特殊的必要性。同时本文分别从理论修养等六个方面分析了研究生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内容和途径,并就其加强党性修养提了六个方面的具体要求。
关键词:使命要求 研究生党员 党性修养
党的十七大指出:“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高校党的建设是高校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第十六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的明确要求。随着高校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及研究生党员的不断增多,研究生党建工作在高校党建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问题也越来越鲜明。通过对西安部分高校研究生党员进行调查发现,要抓好研究生党建工作,必须将提高研究生党员党性修养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好。
一、研究生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必要性分析
党员加强党性修养是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客观需要,是党完成新的历史使命的本质要求。研究生党员作为党员队伍中的一个特色鲜明的群体,加强其党性修养与党性锻炼有着特殊的必要性。
1、研究生党员队伍组织结构复杂,加强党性修养与党性锻炼是提高研究生党员队伍先进性建设的必然要求。
随着研究生扩招,高校研究生的整体结构越来越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建设。一是研究生党员数量日增,在“量”上影响先进性建设。以西安各高校为例,各高校研究生党员比例一般都在30%以上,有些甚至达到60%,往往一个中等二级学院的研究生党员就可以达到一百人以上,研究生党员在数量上日具规模。正是由于研究生党员的比例高,党员数量多,他们出现问题的机会就相应增加。二是研究生党员来源复杂,在“结构”上影响先进性建设。研究生党员来源比较复杂,既有由应届本科毕业生考入研究生的党员,也有工作后重新考入研究生的党员,还有在研究生期间刚刚加入党组织的党员。以应届研究生党员为例,他们的本科院校各不相同,入党动机各不相同,学习经历各不相同,既有刚刚入党的,也有入党多年的学生干部。三是研究生党员素质存在明显差异,在“质”上影响先进性建设。由于研究生党员在生源、年龄构成、党龄长短、工作经历等方面上有明显的差别,直接导致他们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综合素质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在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党性修养方面,研究生党员之间的差距比较明显。
2、研究生党员思想认识多样,加强党性修养与党性锻炼是厚实研究生党员思想根基的迫切需要。
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以及社会转型期间所带来的种种变革,通过社会、学校、家庭以及父母、朋友等多种渠道对研究生党员的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产生冲击。一是思想认识两极分化,党性观念缺乏认同基础。一方面,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的新成就以及共产党员在历史上、在社会主义事业推进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使研究生党员的思想主流积极向上;另一方面,社会上对党的腐败现象及问题的片面扩大以及不良风气的影响,使部分研究生党员对党的信心有所下降,对党的先进性有一定的怀疑,对社会问题缺乏全局观念,容易以偏概全。二是价值追求日趋功利,党性认识缺乏奉献精神。由于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以及研究生整体就业竞争力的相对下降,部分研究生党员失去了价值追求的支撑点和平衡点,将提高“经济收入”作为其最高奋斗目标,片面追求能够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专业素质的提高而忽视党性修养,在一些问题上甚至出现了头脑不清醒、立场不坚定、旗帜不鲜明的现象。三是消极思想滋长明显,党性锻造缺乏动力基础。主要表现为部分研究生党员沉迷于对物质享受的追求,放松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导致理想信念淡化,滋长了不求进取的思想;服务意识淡化,滋长了追求个人名利地位的思想;艰苦奋斗精神淡化,滋长了贪图享乐的思想;法纪观念淡化,滋长了自由主义的思想。
3、研究生党员世界观人生观有所偏离,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是保证研究生党员健康成长的有效手段。
受社会转型期消极因素及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影响,部分研究生党员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明显发生偏移,出现了一些与党性要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一是理想信念动摇,崇高信仰缺失。在部分研究生党员中,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信仰危机”、“信念危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心不足。有的不相信马克思主义;有的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缺乏原则性和坚定性;有的对党和国家的大局看不清楚,遇到一些困难就对党和政府悲观失望,甚至产生一些错误的举动。二是宗旨观念不牢,服务意识不浓。部分研究生党员群众观念淡漠,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缺乏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责任心,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有利于个人的事就争着干,对公共事务和他人的事情漠不关心。还有的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迷失在金钱和权利中。三是组织观念淡薄,党员意识不强。有些研究生党员缺乏组织观念,不积极甚至不愿意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按时交纳党费;有的不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已经作出决定的重大问题执行不力;有的不讲党性原则,对错误的东西不批评、不斗争。
4、研究生党员学科专业特点鲜明,加强党性修养与党性锻炼是党管人才、培养合格人才的现实选择。
与本科学习以及工作相比,研究生学习特色鲜明,对研究生的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影响至深,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生向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的发展。一是研究生专业学习任务重,缺乏基本的党员意识。多数高校对研究生学习采用学分制,多数研究生党员只把自己当作学生,而不是把自己当作党员,为了修满学分以及搞专业研究,将多数精力放在课程学习以及科学研究上,用于党的理论知识学习的时间比较少。二是研究生学员流动频繁,形成教育管理真空。研究生在完成一年左右的课程学习后,要进入课题研究。部分研究生的指导老师是校外的兼职教师,研究生必须离开学校,在外地开展课题研究;部分由于要开展合作研究,需要研究生到其它实验室工作。多种原因造成研究生党员多次甚至长期中途离校,接受组织教育、坚持组织生活和理论学习的机会比较少,疏于并且难于管理。三是网络依赖程度高,影响党风与学风建设。网络以高效、快捷的方式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资料、信息,同时也改变了部分研究生的学习习惯,导致了学术道德的沦丧。利用网络弄虚作假,把网络上下载的文章,进行简单的编辑,往往几分钟就能完成一篇论文。从网络上下载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材料、转正申请书等非常方便,近年来,这些现象在近几年越来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研究生党员的歪风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