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创立时期,在领导湖南工人运动的实践中,毛泽东领导并参与了党的建设,同时也产生了不少正确的党建思想。因为这些思想还不是很成熟,也没成体系,故研究者甚少。但笔者认为它们不仅是我党在党建方面最初实践的精品、后来党建思想形成的雏形,而且从中也可见毛泽东的英明伟大,非常值得一探。
关键词:党创立初期; 工运; 毛泽东; 党建;理论和实践
Abstract: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Party-founding,during the practic of leading Hunan labor movement, Mao Zedong led and participated our Party-building.At the same time ,he created lots of right Party-building thought.They were not mature and systematical,so researchers were rarely.But I thought they were the initial boutiques about Party-building. We can seen Mao Zedong’s wise and great.Thus,they are well worthy exploring.
Key Words: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Party-founded、the labor movement、Mao Zedong、Party-building、thought and practice
党创立时期,虽然刚建立的中国共产党各方面都还不成熟,但是党当时毕竟在发展、在壮大,党的建设也毫无疑问地在进行着,所以党建思想也会同时在产生着。在当时,作为党的“一大”代表、“三大”中央委员、湘区区委书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湖南省工团联合会首任总干事的毛泽东,对工运、对党特别是湖南党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就当时工运视觉下毛泽东的党建理论和实践的主要内容作以粗浅的探讨:一、坚持党对工人运动的绝对领导;二、运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工人群众的思想建设;三、吸收工运中的优秀分子入党,建立党团基层组织。
一 坚持党对工人运动的绝对领导
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主张坚持党在国家生活中的领导地位,而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初期就坚持了这条原则。1921年7月,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党一成立就为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提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及方向。党的纲领规定:党的基本任务是领导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推翻资产阶级国家政权,实行无产阶级专政。[1] 党成立时的第一个决议指出:本党的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领导工人运动”。[2] 同时决议还强调党必须把从事工人运动作为党在当前阶段的主要任务。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工人运动的领导,党于1921年8月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1922年5月,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的发起和召开使劳动组合书记部的领导地位得到公认。这样,中国共产党在事实上就拥有了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权利。1922年7月,“二大”通过了《关于“工会运动与共产党”的决议案》明确了党对工会的领导等问题。在此后两年多的时间里,党集中力量发动、领导了一系列以反对帝国主义、反对资本家剥削为主要目标的工人运动,在工运中进行了党的建设、发展及壮大了党。
1921年10月,出席完一大的毛泽东担任湘区区委书记和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返回湖南的毛泽东坚决执行党的决议:把工作重点放在领导工人运动方面,并在工人运动中进行党的建设。他坚持党对工人运动的绝对领导主要是通过党的优秀骨干来具体实施领导。毛泽东曾将党的重要骨干派到安源、水口、粤汉铁路和长沙各重要产业与手工业中去发动和领导工人运动。如在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中,毛泽东曾派李立三和蔡增准到安源开辟工作,后又派刘少奇、蒋先云、黄静源、毛泽民等到安源工作。为加强对粤汉铁路工人运动的领导,1922年8月,中共湘区委书记毛泽东派郭亮到长沙的新河、岳州等站领导工人运动,还派何叔衡前往武汉,以加强同湖北党组织的联系和支持。其次,毛泽东不仅帮助工人成立了各种各样的工会组织,包括铁路、人力车、笔业、石匠、理发、纺织、裁缝和排字等各行业工人,而且还十分重视党对工会的领导。在每一个工会成立之际,毛泽东总是设法把一名党员安排进去作总干事。[3] 到1923年下半年,在30多个湖南产业、行业工会里,各工会的秘书都由共产党员担任,代表党组织领导各工人俱乐部。如毛泽东还亲自兼任长沙铅印活版工会的秘书。此外,毛泽东还亲自到基层领导工人的罢工斗争。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中,毛泽东曾7次去安源考察或领导。这次17000人的大罢工从一开始酝酿、组织、发动到胜利及巩固胜利成果,毛泽东都亲自参加和领导了。1922年9月,毛泽东坐镇长沙直接领导了粤汉铁路工人罢工运动。1922年10月,毛泽东又亲临一线发动和领导了长沙六千多泥木工人的罢工斗争。在他的正确领导下,泥木工人经过二十天罢工斗争,取得了完全胜利。总之在当时,在毛泽东领导下,湖南各地工人进行了10多次各种各类的罢工斗争。1922年11月1日,在不断取得罢工斗争胜利的基础上,成立了全省工人的统一组织———湖南省工团联合会,毛泽东任联合会的首任总干事。1922年12月11-13日,毛泽东亲自率领工团联合会所属的11个工团代表23人同赵恒惕进行了三天异常尖锐的面对面的说理请愿斗争并取得胜利。
二、运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工人群众的思想建设
党的思想建设就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全党,用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内容。在党创立时期,面对当时由于产业落后而处在极幼稚时代的劳动阶级,党认识到工人阶级急需很好地进行宣传;面对工运中存在的封建思想、无政府主义思想及资产阶级思想,党认为要用无产阶级思想去改造。据此,中国共产党制定的 “一大”决议指出:“至于现存的同业工会及技术工会,我党得派遣党员参加该等组织,以作改组该等组织之第一步;成立工会组织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工人,使他们在实践中去实现共产党的思想;规定在工会里要灌输阶级斗争的精神,勿使工会执行其他的政治路线;要在一切产业部门成立工人学校,学校的基本方针是提高工人的觉悟”。[4]
据“一大”的会议精神,在领导湖南工人运动中,在对工人及现存工会作了充分调查了解后,毛泽东在用马克思主义去武装工人方面有了独到的见解。第一、运用马克思主义肃清了无政府主义思想,争取和改造了湖南劳工会。在亲自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劳工会的地位、宗旨、群众基础和黄爱等领导人的威望及改造可能性的分析,毛泽东作出了积极争取和改造的决策。为了肃清无政府主义在青年中的影响和彻底改造劳工会,毛泽东在仔细了解劳工会的内部情况并对劳工会的成员作了具体分析这些方面作了一系列的工作:(一)是根据青年的特点,倡议举办了星期同乐会。毛泽东组织青年到湘江游泳,到天心阁、开佛寺等名胜古迹游览,与青年们交朋友、谈心、开诚公布地讨论,争取影响他们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二)是毛泽东除指定人与劳工会领导人黄爱、庞人铨保持联系予以影响外,还请马林花了一个晚上给他们讲“阶级斗争、俄国革命”的情况并且多次亲自找他们谈心:热情支持和赞扬黄爱、庞人铨等反抗资本家和军阀的勇敢精神,同时对他们没有严密的组织、只作经济斗争、没有远大的政治目标的工作方法进行了批评。他还特别邀请了黄爱去安源考察工人的生活状况和要求以及安源工人俱乐部的工作情况。在毛泽东等人的耐心教育下,1921年冬,黄爱、庞人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参加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后来,劳工会中的一些积极分子开始放弃无政府主义并且后来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的甚至走上了领导岗位,还有的为共产主义奋斗了终生。第二、通过办工人夜校用马克思主义来武装工人群众。毛泽东认为要发展工人运动,必须“先办起夜学,启发工人觉悟,然后把他们组织起来”。[5] 为了给工人夜校提供通俗教材,毛泽东鼓励和领导了李六如编出了《平民读本》四册。为了办好夜学,毛泽东曾亲自深入长沙、衡阳等地,了解工人生活、生产情况,启发工人觉悟,办夜学,特别是曾前后7次去安源并派得力干部李立三、蒋先云和郭亮等深入安源、粤汉路创办夜学。后来,安源办了七个工厂补习学校,他还从长沙请来许多进步的教员。毛泽东曾给工人打比喻:他“指着地下的一粒小石子对工人说:这石子一脚就可踢开,但如果是一块大石头,就要很多人才能搬动。安源的工人团结起来,就像一座石山,资本家不但搬不动,倒下来还会把他们砸扁、砸死。”[6] 工人们听了,心里豁然开朗。在毛泽东等领导人的努力下,在第一次工运高潮到来之前,他们在长沙、安源、衡阳等地开办了10多所工人夜校。“这种工人夜校的方式,在当时确是革命知识分子与工人结合的最好的和最有效的方式”。[7] 通过办夜学,一方面,毛泽东不仅成为工人群众的好朋友、取得了联系工人的初步经验。另一面,工人们学会了文化知识,懂得了受压迫受剥削的原因,并认识到自己的阶级地位和使命。他们纷纷要求组织起来,开展罢工斗争。第三、创办刊物来启发工人觉悟。如安源创办的《安源月刊》,劳工会的《工人周刊》等。这些刊物对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从他们中发现和培养工人运动的的骨干分子,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