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坚持“人本”原则。非公企业党组织在参与现代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注意倡导“四共”的人本管理原则,即:价值共守,精神共通,情感共流,命运共担。在企业员工中开展“二感三心”(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宿感,一心为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一心为企的集体主义精神、一心为客的服务社会精神)教育,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高素质员工队伍。要不断进行“三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教育,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强有力的智力和精神支持。在企业环境方面,要注意颜色、景色、音乐、服装等给人良好的环境和愉快的心情,来提高效率。高素质的员工是企业的核心资产,要为每个员工创造学习的机会,增加个体竞争的能力和挣钱的本领。要推行幽默管理,让员工在形象轻松的气氛中了解某种管理思想,使他们更乐于接受这种教育形式。要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重点,通过开展谈心谈话、走访慰问、帮助解决困难、组织文娱活动等途径,积极做好员工及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是坚持“文治”原则。企业文化从属于管理文化,企业文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营管理文化,具有影响和规范企业内部员工的思想和行为的独特作用。企业是培养人生的学校,企业党组织是“教务主任”,要将企业形象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的核心思想灌输到员工的头脑中,包括企业精神、价值观、企业宗旨、企业愿景等等,使员工对企业有认同感,将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员工的发展跟得上企业的发展,使企业文化的发展跟得上社会的发展,形成一支高效能的企业经营团队和塑造一支新时期的“企业人”队伍。在企业“文治”过程中,要循序渐进,稳扎稳打,逐步建立包括文化机制、推广小组、考核制度等内容的文化检查系统,精心培育,持续宣贯,使企业不断追求卓越,好上加好。
四是坚持“刚性”的原则。非公企业党组织要通过各项制度建设,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贯彻执行,保证员工权利的落实。这些制度应包括:①知情制度,一方面要用制度保证企业党组织能够了解企业行政工作的重大决策,生产经营状况,人事变动,重大改革措施的设想等,另一方面要通过“党员早知道”制度,保证一般党员优先了解企业的任何一项重大决策,并在党员中先行酝酿、讨论。这样,党组织既能监督企业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有关法规,又可以及时反映员工群众的意愿,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使党组织的帮助、促进、监督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得到充分发挥。②反馈制度。即用制度确定和保证党组织以及员工对企业有关工作的建议、意见通过有效途径传递给行政系统,如合理化、座谈会等途经,增加员工参与的机会,使他们有充分的发言权,激发他们的责任心。③行为制度。如建立员工行为规范、劳动纪律规定、奖罚条例等。
三、创新活动载体---发挥作用要注重实效 。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非公企业党的建设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领域,是在既无权力依靠也无资源可以依托的条件下展开的,从党组织的建立到党员活动的开展,从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到党员和党组织有效发挥作用等等,都是对传统党的建设的突破和创新。非公企业党组织要遵循以下要点开展活动:
一是围绕企业决策开展活动,发挥参谋助手作用。非公企业党组织必须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开展工作,支持企业依法经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并在政策和法律范围内积极为业主排忧解难,做到“参与而不干预,配合而不迁就,引导而不强制”。要围绕企业发展目标,参与企业重大决策,积极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集中采纳党员、员工的意见建议,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开展党建工作的 “三帮助”活动(即:党组织帮助企业谋划发展,帮助企业做好员工思想工作,帮助员工解决实际困难。)。
二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建工作要与企业经营发展相结合,以“为企业所需要、为业主所理解、为员工所拥护、为党员所欢迎”为原则,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工作,找准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结合点,做到与促进企业发展相结合,与提高党组织凝聚力相结合,与党建工作创新相结合,与全面提高党员整体素质相结合,为党建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在活动方法上既要坚持原则,又要讲究策略,把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也要同群团组织活动相结合,拓宽活动渠道,从“有利于党内生活、有利于党员管理、有r利于企业发展”出发,本着“小型、分散、业余、务实”的原则开展党的活动,更好地发挥党员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表率和带动作用。要公开党员岗位,鼓励和组织党员勇挑重担,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党员带头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企业规章制度,带头学习理论、技术和管理知识,带头协调各种关系,带头创一流业绩,带头弘扬企业精神。发挥作用的方法和途径很多,要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大胆探索,设置各有特色的活动载体。如: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献计献策”、“劳动竞赛”、 技术擂台赛、“党旗在非公企业飘扬,党徽在员工中闪光”、“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员身边无次品、党员身边无违章”等主题实践活动,做到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岗位就有一份奉献。
三是围绕保持企业稳定发展开展活动,发挥凝心聚力作用。一要积极稳妥地探索非公企业党组织在员工群众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若干新形式,找准既能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又能永葆党组织活力的结合点,广泛开展“青年岗位能手”、“青年文明号、文明单位”等创建活动,并把这些活动寓于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之中,形成长期性、经常性、群众性、多样性的员工文化活动机制。二要当好协调企业和员工关系的“润滑剂”和“粘合剂”, 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凝聚人心,增强团结,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和员工队伍的稳定,发挥人的最大潜能为出发点,促进企业的发展。三要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共谋企业发展大计。通过企业主和广大员工的平等对话、双向交流,让广大党员员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帮助分析解决一些企业主想不到、看不到、管不到的管理问题,让企业主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员工的一些实际困难。
四是围绕党的自身建设开展活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首先要坚持和完善党内“三会一课”(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党课)制度,结合企业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以“建言献策民主恳谈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交流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分析会”和“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课”等为主要内容的“新三会一课”活动;其次要开展创“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和五好党组织活动。紧紧围绕主题,牢牢锁定目标,坚持实践特色,更加注重实效,积极引导广大党员以公开承诺践诺为手段,把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作为贯穿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主线,以实际成效赢得业主和员工群众的满意,为实现企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