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非公企业学习贯彻和实践胡锦涛总书记科学发展观、抗御国际金融危机、保持非公企业健康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而繁重。面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和非公企业蓬勃发展的形势,非公企业党组织如何才能充分发挥优势作用,立足企业自身实际,统筹兼顾创和谐,推进企业全面提升抗拒市场风险能力,确保企业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呢?本人通过进一步学习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总体部署和党的第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体会到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认清地位作用----开展工作要理直气壮。 有不少非公企业的党务工作者,对做好本职工作存在一些模糊认识,主要表现:一是不愿抓党建。认为在非公企业开展党的工作无所谓,雇佣思想和畏难情绪抬头;二是不能抓党建。认为在非公企业开展党的工作会影响经营生产,加重企业负担,挫伤投资者的积极性;三是不好抓党建。认为非公企业党建面临新课题多,有的党员党性观念淡薄,不愿暴露身份或不愿将关系转入;有的党员一心忙于挣钱,对开展党的工作不积极,“距经济近了,离组织远了,将誓言忘了”;四是不敢抓党建。担心在非公企业开展党组织活动会监督、约束和牵制老板,不敢放开手脚开展工作。因而党的建设不能适应发展的形势,党建管理削弱,工作产生盲区。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在非公企业中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开展党的活动,是我国宪法和党章赋予我们党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必须迅速改变目前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被动局面。
一是党建工作的认识要高。要进一步认清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只有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才能夯实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加强党的领导。新形势下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必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以强烈的执政意识,高举党的旗帜,公开鲜明地抓党建,理直气壮地抓党建,毫不动摇地抓党建,充分行使自己的职权,最大限度地发动党员和员工为企业发展多出力。做到“四个必须”,即:必须克服雇佣思想和畏难情绪,不一味迎合企业主,看企业主的脸色行事;必须克服“重经济轻党建”、“无用论、无关论”等错误认识,树立在非公企业抓党建同样是为企业plO0@SC DzRb#G#2bbgI5zyD88xwqCUU$tuH6WKkA*@r企业做贡献的宗旨意识;必须要有新思维、新思路、新对策,积极为eNZA6PCC企业发展献计出力,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必须增强主动性、自觉性,把非公企业党建B(Q%tK8uAiK7kKZlK% O-dh!@STne 6jRtAMoYAn5viH4nlc工作%vUQ48RtxaSz摆上重要位置,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做到与a3经济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
二是党建工作的制度要全。要建立健全和实施符合自身实际运行规律的x-党建工作制度。包括党支部工作制度、党支部定9eZnUUmt$期听取业主和员工意见制度、党员教育制度、!VZLR发展党员制度、必要的监督制度等,用严格科学的制度规范企业S8By3nt&9tyoLjv )r#wI8uU#Uhi^!!WoXJ&)&-tf2d*o#党建工作。对一些企业存在的违法经营、偷税漏税、制假售劣、损害员工利益等现象,企业党组织要大胆履行监督职能。当企业各利益主体间出现矛盾时,党组织绝对不能单纯地从维护企业主的利益出发,做出一些有损于国家、集体、企业经营管理层和广大员工的整体利益的事情。
三是党务工作者素质要好。要重视自已,看重自已,看贵自已,做到熟悉生产业务,熟悉党务工作,政治觉悟高,各项素质好。为此,必须不断增强“五种能力”。即:政治导向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管党治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领导群团能力。做到“四带头”即:带头履行各项职责,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始终保持先进性;带头宣传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头学习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带头遵纪守法,维护好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带头搞好内外团结和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和活动,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是党建工作的氛围要浓。要积极营造4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良好的舆论环境,达到“调子高,嗓门响,雷声大,范围广,影响深”。要充分A*-KzsG44v2%^J2R9fqEzbC-YKUs3qPpt8#D$wrOs61Z%b&j@T a+H利用内部各种宣传手段宣传党建工作,扩大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影响力,V0v(U8BZ6G&取得业主对党建工作的理解与Fx*QfU5w(a22FsnFfg4sbIH8M@Qz2C2rD9fBOaM545G%G6*zO5sODQg支持;党组织要有党员活动室、有党员电n+r教设备、有党旗悬挂、有党建学习读物、有党c23A(Wpkr%+eon建工作制度建设等党的活动阵地,搭建tA5GGaHjg@kSH*D-PGhuzMGcC5HJ^非公企业党组织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平台;要强化对党员的理想信xG6#5Gu4pwTkh5*Gc7UqvT-qNpYTI!2het#2SlzyhINp念和宗旨教育,通过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3c2y(Xr+wh&KH!hYOYC7-h4Lvfgf!#(t#3t-ZV+kgg5(GStnjx54cFd+w作和形势任务教育,使党员正确认识自己在企s9tf*7T9IFJCytUkPGhNbh-Uc-@ivth%3@X$)$!业中的作用,增强党性意识。上级党组织要为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培训增智、明确地位、确定待遇,便捷地解决职称等问题,避免不公正待UlUGJwUNaSThL&nFTjbIa1r%uD28TBZYVJ!9Yw5!qig遇。当他们工作和生活有困难时,要给予支持帮+4iYUaTZ5L$vq-)Md+t$hellMC^ 8c&UkFwyJsRvn助。对开展党建工作成效显著、有重大贡献的%RcoZzzZs3c(Gp3nLh@8HTYkCIe*&k4,要予以奖励和广泛宣传。
二、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管理要塑心束身。
企业党组织有责任协助企业经理部门研究如何以人为本来提高人的积极性,对员工实施“塑心束身”的思想管理,不断激发企业的活力。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激励”原则。人生大致有生理、安全、社交与关爱、自尊、自我实现等五种需求。由于人的本能需求,当今企业员工比较看重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培训升职、潜能发挥、企业发展等。党组织必须对症下药激励员工。首先树立员工的主人观。企业中上至总裁下至员工,尽管个人有不同的志趣,不同的能力,从事不同性质的工作,但大家都在是企业目标的实现者,不同个性的人都应受到尊重,享受应有待遇,通过工作使人人都感到团体的人性味,让员工和企业的前途命运连在一起;其次保持员工的希望值。人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党组织要协助经理部门找出特定的时候,哪些需求或愿望工程对员工来说最为重要,并帮助他们去获得,要正确调节员工期望值与满意度的关系,保持员工在一定的期望值下去创造性地工作;再次维护员工的积极性。要用奖励和表扬的手法来提高员工士气,使之充满干劲并不困难。要遵循价值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在企业内部引入外部市场压力和公平竞争机制,建立公正客观的价值评价体系并不断改进,使其价值分配制度基本合理。最后培养员工的归缩感。在市场机制条件下,社会人才本身是社会化的,党组织实施人的管理必须符合市场机制,按市场规律办事,形成有效的激励,保持优秀的人员为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