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内容上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认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资产者和无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从这两个方面考察的结果。正如马克思在所证明的那样,资产阶级要是不把这些有限的生产资料从个人的生产资料变为社会的,即只能由一批人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就不能把他们变成强大的生产力⑥。其生产关系的产生必将伴随着资产者和无产者之间的对立。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社会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暴露出来。支配商品生产的规律日益显露出来,他们的作用日益加强,竞争不可遏止。出现了个别工厂中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一方面由于社会中的生产无政府状态资本家必须不断改进自己的机器,不断提高机器的生产能力从而产生出大量产业后备军。另一方面是生产的无限扩张,每个厂主必须遵守强制性的竞争规律,这两方面造成了生产力的空前发展,供过于求,生产过剩,市场盈溢,十年一次的危机恶性循环。一方是生产资料和和产品过剩,另一方是没有工作和生活资料的工人过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资本属性向幽灵一样横在这些资料和工人之间。要实现这两方面的结合,必须使生产力实现其资本属性,然而阻碍这种实现的正是生产力和产品的过剩,这样矛盾就发展到荒谬的程度;生产方式起来反对交换形式。因此,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暴露出自己无能力继续驾驭这种生产力,另一方面,这种生产力以日益增长的威力要求消除这种矛盾,要求摆脱它作为资本的那种属性,要求在事实上承认它作为生产力的那种性质。猛烈增长着的生产力对它的资本属性的这种反作用力,要求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本性的这种日益增长的压力,迫使资本家阶级本身在资本关系内部可能的限度内,越来越把生产力当做社会生产力看待,就其社会化形式来看,它包括股份公司,联合起来的托拉斯,以及其最后形式国家承担起对生产的领导。虽然转化为国家财产没有消除生产力的资本属性,不是冲突的解决,凡是他包含着解决这一冲突形式上的手段,解决冲突的线索。这种解决只能是事实上承认现代生产力的社会本性,因而也就是使生产、占有和交换的方式同生产资料的社会性相适应。而要实现这一点只有社会公开的和直接的占有已经发展到除了适于社会管理之外不适应任何其他管理的生产力。现在,生产资料和产品中的社会性反过来反对生产者本身,周期性地突破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并且只是作为盲目起作用的自然规律强制性地和破坏性地为自己开辟道路,而随着社会占有生产力,这种社会性就将为生产者完全自觉地运用,并且从造成混乱和周期性崩溃的原因变为生产本身的最有力的杠杆。当人们按照今天的生产力终于被认识了的本性来对待这种生产力的时候,当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就让位于社会总体和每个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社会的,有计划的调节,那是资本主义的占有方式即产品起初奴役生产者而后又奴役占有者的生产方式:一方面有社会直接占有,作为维持和扩大生产的资料,另一方面由个人直接占有,作为生活资料和享受资料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日益把大多数居民变为无产者,从而造成一种在死亡的威胁下不得不去完成这个变革的力量,无产阶级将取得公共公共权力,并且利用这个权力把脱离资产阶级掌握的社会生产资料变为公共财产。通过这个行动,无产阶级使生产资料摆脱了它们迄今具有的资本属性,使它们的社会性有充分的自由得以实现。从此按照预定计划进行的生产就成为可能的了,生产的发展使不同社会阶级的继续存在成为时代的错误。随着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消失,国家的政治权威也将消失。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了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完成这一世界的解放事业,是现代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使命,深入考察这一事业的历史条件以及这一事业的性质本身,从而使富有使命完成这一事业的今天受压迫的阶级认识到自己的行动的条件和性质,这就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即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⑧。社会主义的内容在此层面上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注释:
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出版1972年版 第404页
②同上书 第409页
③同上书 第421页
④同上书 第421-422页
⑤同上书 第423页
⑥同上书 第426 页
⑦同上书 第 437-438 页
⑧同上书 第 44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