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N =439) X2 df X2/df GFI NFI IFI TLI CFI RMSEA 虚无模型 5159.312 351 14.699
单因素模型 3335.580 324 10.295 0.521 0.353 0.377 0.321 0.374 0.146
六因素模型 845.244 318 2.658 0.879 0.838 0.892 0.879 0.891 0.062
(2)中国人组织公民行为量表由法尔等人(Farh, Earley, & Lin, 1997)编制[9],通过20道题从五个维度描述了中国社会背景下的组织公民行为。这五个维度分别是:组织认同、同事间的利他行为、个人主动性、人际协调和保护组织资源。计分方式采用Likert 6点量表,1表示“非常不同意”,6表示“非常同意”。得分越高,表示个体在工作中会出现越多的组织公民行为。其中,组织认同的α系数为0.87,同事间利他行为的α系数也为0.87,人际和谐的α系数为0.86,保护组织资源的α系数为0.81。
3 结果与分析
3.1性别差异比较
对男女基层党政干部在价值取向问卷上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参见表2。统计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基层党政
表2:基层党政干部价值取向的性别、年龄差异比较(N=879)
变 量 性 别
男 女
t P 年 龄
30岁以下 30-40岁 40-50岁 50岁以上
F P M SD M SD M SD M SD M SD M SD 钱权取向 3.46 .982 3.45 .948 .13 .89
知识取向 5.49 .546 5.39 .631 1.94 .05
生命取向 5.51 .530 5.44 .540 1.84 .06
社会取向 5.09 .557 4.96 .611 2.91** .00
成就取向 4.96 .673 4.82 .675 2.60** .00
人际取向 4.99 .697 4.96 .720 .56 .57 3.35 .98 3.52 1.00 3.46 .91 3 .39 1.01
5.49 .54 5.48 .54 5.42 .63 5.54 .46
5.44 .54 5.49 .54 5.52 .50 5.50 .58
5.10 .57 5.00 .57 5.06 .56 5.21 .58
4.98 .70 4.94 .66 4.88 .67 4.92 .69
5.14 .77 4.98 .67 4.85 .73 4.91 .77 1.15 .327
1.14 .330
.70 .552
3.24* .021
.84 .467
3.52* .015 注:* P<0.05, ** P<0.01
干部除了在社会取向和成就取向上存在显著差异,在钱权取向、知识取向、生命取向以及人际取向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
男性的社会取向和成就取向在.01统计水平上要显著地高于女性。
3.2 年龄差异的比较
对不同年龄的基层党政干部在价值取
向问卷上的得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参见表2。数据表明,不同年龄层次的基层党政干部在钱权取向、成就取向、知识取向、生命取向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在社会取向和人际取向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50岁以上的基层党政干部的社会取向要显著的高于30-40岁和40-50岁的党政干部(P<.05),30岁以下党政干部的社会取向也要高于30-40岁和40-50岁的党政干部,但是差异不显著。30岁以下的基层党政干部的人际取向要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的基层党政干部(P<.05)。
3.3 任职年限的差异比较
对不同任职年限的基层党政干部在价值取向上的得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统计结果显示,不同任职年限的基层党政干部在知识取向、社会取向和人际取
向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而在钱权取向、成就
取向以及生命取向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在知识取向上的差异具体表现为:任职5年以
下和15年以上的基层党政干部都要显著高
于任职10-15年的基层党政干部。在社会取向上,任职5年以下的基层党政干部的社会取向也要显著高于10-15年的基层党政干部,任职15年以上的基层党政干部的社
会取向要显著高于任职5-10年和10-15年的基层党政干部。在人际取向上,任职5年以下的基层党政干部要显著高于其他基层党政干部,任职15年以上的基层党政干部的人际取向要显著高于任职11-15年的基层党政干部。结果参见表4。
表4:基层党政干部价值取向的任职年限差异比较(N=879)
变 量 任职年限
5年以下 5-10年 10-15年 15年以上
F P M SD M SD M SD M SD 钱权取向 3.456 .972 3.493 .993 3.594 .949 3.342 .958 1.783 .149
知识取向 5.527 .561 5.437 .553 5.356 .627 5.485 .549 3.256* .021
生命取向 5.524 .529 5.509 .514 5.463 .549 5.466 .557 .695 .555
社会取向 5.104 .540 5.016 .581 4.924 .611 5.144 .574 4.943** .002
成就取向 4.956 .664 4.889 .681 4.906 .752 4.877 .694 .665 .574
人际取向 5.117 .641 4.918 .681 4.791 .733 4.954 .763 8.367** .000 注:* P<0.05
3.4 行政级别差异比较
不同行政级别的基层党政干部的值取向的差异比较发现,不同行政级别的基层党政干部除了在钱权取向和人际取向上存在显著差异外,在知识取向、生命取向、社会取向和成就取向上均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在钱权取向上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副科级要显著高于副初级和正科级。一般干部要显著高
表5:基层党政干部价值取向的行政级别差异比较(N=879)
变 量 行政级别
正处级别 副处级 正科级 副科级 一般干部
F P M SD M SD M SD M SD M SD 钱权取向 3.696 1.316 3.187 .915 3.230 .968 3.532 .964 3.497 .972 2.828* .024
知识取向 5.535 .585 5.527 .499 5.430 .488 5.435 .641 5.492 .542 .678 .607
生命取向 5.750 .250 5.520 .580 5.406 .544 5.518 .540 5.502 .524 1.296 .270
社会取向 5.178 .731 5.166 .507 5.012 .541 5.023 .569 5.084 .586 1.054 .378
成就取向 5.178 .746 4.944 .765 4.942 .631 4.849 .660 4.944 .711 1.193 .312
人际取向 4.952 .678 4.963 .616 4.900 .682 4.901 .742 5.053 .677 2.486* .042 注:* P<0.05
于正科级。正处级钱权取向的平均数虽然都高于其他行政级别的党政干部,但是由于正初级干部的人数不多,在统计上没有达到显著的水平,因此与其他行政级别的党政干部没有显著的差异。在人际取向上的差异具体表现为:一般干部的人际取向要显著高于正科级和副科级干部。结果参见表5。
3.5 相关分析
为了考察价值取向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我们对基层党政干部价值取向和组织
公民行为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参见表6。统计结果表明,价值取向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各个维度和总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基
层党政干部的钱权取向除了与利他行为的关系不显著之外,与组织认同、人际和谐、个人主动、保护资源以及组织公民行为的总分都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人际和谐的负相关最高达到-.384**(P<.01),说明基层党政干部的钱权取向越高,其组织公民行为将越少,组织认同、保持人际和谐、个人主动性、
保护组织资源的行为也越少。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基层党政干部的钱权取向对于组织绩效的提升、效率的提高、人际关系的和谐是不利的。
价值取向的其他维度与组织公民行为各个维度和总分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基层党政干部的知识取向、生命取向、社会取向、成就取向、人际取向越高,组织公民行为出现的次数也将越多。其中,社会取向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最为密切,达到.471**(P<.01),说明基层党政干部的社会取向越高,其组织公民行为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