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构建高校院系和谐党组织的基本着力点构建和谐党组织是个系统工程, 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党建工作的着力点, 这既需要我们从整体上、宏观上把握, 又需要注重具体的技术细节。笔者认为,构建高校院系和谐党组织,必须突出发展,以发展促和谐,以提高育人质量促和谐。这就要求高校更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协调各方利益,推进院系党组织又快又好地发展6。
1、以抓好班子建设为着力点,搞好组织建设。院系领导班子,直接担当“贯彻”和“执行”的角色,处于校党委、行政领导和师生员工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位置,既要服从于上级组织领导,又要服务于师生员工。加强其建设,既是构建和谐党组织的关键环节,又是其重要内容与根本保证。党的十七大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4p47因此,“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2”,是构建院系和谐党组织的必然要求。于是,构建和谐党组织,就要把抓班子建设作为突破口,力争达到“一团二勤三讲四自”(即:团结奋进;勤政为师、勤政为生;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廉洁自律、洁身自好、业务自强、形象自尊)的目标,形成朝气蓬勃、执行有力的坚强领导集体。要选好院系党政班子,特别要配强“一把手”,实施党政共同负责制,建立健全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坚持干部谈心交流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营造良好的和谐氛围,使领导班子真正做到团结共事。院系党组织既要支持行政负责人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又要保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学校的各项决定在本单位的贯彻执行;要根据自身职责,结合学校和本单位中心工作来确定工作重点,使党政工作从制度上做到思路同心,目标同向,团结协作,相互促进,共同推进院系的发展;还要善于把握本单位师生的思想动态,引导情绪,理顺关系,调节利益,把矛盾解决在单位内部。
2、以坚定理想信念为着力点,搞好思想建设。构建和谐党组织,要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十七大报告指出;“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4p46因此,要搞好院系党组织的思想建设,根本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努力构建学习型党组织,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师生,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于是,院系党组织要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学习的基础上,采用集中学习、讨论、报告等多种形式来巩固十七大精神,推动理论学习向认知深层次发展。特别要加强师生党员和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使他们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搞好思想建设,还要更新组织生活形式,着力营造充满活力的组织氛围。党组织生活一要制定学期组织生活计划,让党员心中有数;二要提前研究每一次组织生活的实质性内容,选准切入点,精心准备,切记空泛无物,做到组织生活有针对性;三要合理安排和选择党员欢迎的有效载体,如政治型的、学术型的、公益型的、学习型的等等,多一些创新,少一些雷同和重复,做到组织生活有新颖性;四要变全部由党员干部主导下的纵向式组织生活为全体党员轮流组织与主持的横向式组织生活,强调参与意识,培养党员的角色意识,做到组织生活的全体参与性,从而保证思想建设的具体落实。
3、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着力点,搞好作风建设。“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2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衡量院系党组织是否具有先进性的根本标尺。十七大报告指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4p50院系党组织要始终把服务师生作为重要职责,时刻把师生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从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搞好作风建设,增强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力争形成“服务师生有机制、党员奉献有舞台、困难师生有帮扶”,使党员和师生“惑时有人解,平时有人访,难时有人帮”,从而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首先要建立党性党风教育制度,教育党员以“平时工作能看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出来,教育科研能亮出来”为形象标准,以坚持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其次,健全服务群众与联系群众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服务群众中的带头、推动、督促、保证作用,创新联系群众方式,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帮助解决群众困难。第三,抓好党员教育与管理,工作中注重“二抓”:“抓典型”,抓一批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能做到政治思想领先、教学业务领先、教育成果领先的先进党员,助其成为院系发展的学科领军人物、骨干教师;“抓载体”,提供经费、安排时间、创造条件丰富党员活动内容与形式,不断营造保持先进性的氛围,强化党员角色意识,提升争优意识,促进党组织成为有思想、有作为、有活力的战斗堡垒。
4、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着力点,加强制度建设。“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党的坚强团结保证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2”“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4p47构建院系和谐党组织,就要扩大基层民主,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坚持民主管理,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让师生参与管理,提高管理实效。当前,依法治校已成为高校管理与运行的基本方式,但制度法规是依法管理的前提,健全规范有序而又充满活力的党内管理机制有利于构建和谐党组织。因此,构建和谐党组织必须加强制度建设。第一,坚持和完善党风廉政责任制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不断改进党员教育管理方法,在坚持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把理论灌输与说服引导、纪律约束、合理回报结合起来,把严格党内生活与开展专项主题活动结合起来。第二,建立健全院系民主管理制度。关键是坚持学校和院系两级教代会制度,建立二级教代会,作为院系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以加强和探索院系民主管理的具体途径、办法。一是推行院系党务政务公开制度。二级教代会是直接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院系党务政务公开的基本载体。二是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实行民主决策。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决定重大事项,反复讨论,形成广泛的共识,然后付诸实施。三是成立院系发展教授咨询会,特邀高级职称与科研教学突出的教师组成,积极发挥专家学者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通过以上这些做法,着力营造公开公平的民主氛围,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使他们积极投身于院系的各项工作。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