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互联网的人声称,网络是一片净土,这里没有军队、没有警察、没有贫贱、没有等级。权力与权威相比较而言,权威更有信服性。建立权威的网站,提高点击率,也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重要课题。这方面清华大学的经验值得借鉴,他们创办了“宗马列之说,承毛邓之学,怀寰宇之心,砺报国之志”的红色网站,有很高的点击率。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在低层次上的徘徊,就要多启发诱导少现成理论说教,就要克服高压多理解少的不合理局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权威性,增强渗透性和影响力。
3、科学评价机制。科学的评价机制应该既能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制定、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与应用提供正确的依据,又能形成思想道德发展的内驱力,。为此,我们要坚持网络思想教育评价过程中的自评与他评相结合,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并举,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引导社会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四)针对性选择网络思想教育内容
网络思想教育除了应具备传统思想教育所必须的正确的思想方向等要素外,还应结合互联网的特征,有针对性的选取培养和教育的角度。
1、培养受教育者的网络信息素养
网络信息素养是指要成为一个有网络信息素养的人,他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信息的能力。具有网络信息素养的人,他们了解自己的信息需求,能够有效地、批判性地获取信息,熟练地、批判地评价信息,并能够根据实际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网络信息素养教育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网络信息意识和网络信息能力为宗旨的教育。
为此,我们应当把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纳入素质教育规划中,形成切实可行的信息素养教育计划。努力培养受教育者信息甄别能力,积极挖掘教育对象的潜能。努力提高网络主体的主体性,使网络主体在参与和开展网络实践活动过程中具有独立性、自主性的地位,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自主地在网络中寻找和选择信息,创造性地参与各项网络实践活动。
2、着眼培养提高认同意识
认同意识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个人为他人的感情和经验所同化,对对方的认可、赞同并由此产生内心的默契。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就是促使教育对象接受教育者的影响,产生认同感、信服感,从而在思想上认识上发生转化。思想政治教育者如果能依据人的认识过程,遵循认同规律并找到达到认同意识的方法和途径,则能使教育活动顺利开展,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首先,受教育者对教育者角色的认同,是开展思想教育的基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外在形象和综合素质,有助于增强被教育者对教育者的角色认同度,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效果。 为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提高政治素质和知识素养,发挥真理的力量。,要提高抓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素质,发挥角色的力量,要增强自身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发挥人格的力量。
转贴其次,运用情感认同是受教育思想转化的动力 。教育者不仅在认识上要引导被教育者展开积极思维,而且在情感上与被教育者进行不断的心与心的交流。教育者要平等待人,要细心知人,要真心爱人。“以爱换爱,以心换心,一通百通” 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最高境界。
再次,价值认同是受教育者思想转化的根本。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都要落实到价值观上。价值认同直接构成人们的行为动机,集中体现着人对需要和利益的看法和追求。实现价值认同,就是要受教育者接受教育者的价值观,转变自己的价值观,在公私观、义利观、荣辱观等等方面与教育者相一致,产生同频共振,和谐共融。
【参考文献及资料目录】:
①《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教育的十年历程与发展》——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教授博导——张再兴
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析》;《光明日报》2010年3月2日发表
③《着眼提高认同意识 增强思想教育有效性》;杜小燕 孙秀峰 郑云鹏 辛疆
④《发挥网络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贵州日报》2007-7-30 ;高静
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受教育者的信息素养》;韦吉锋 李 海
⑥《试论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创新》;路连举
⑦《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建设》;来源:求是理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