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政治与法律法学 > 毛泽东在两次台海危机中的对美外交政策探析
毛泽东在两次台海危机中的对美外交政策探析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郭媛
【分  类】 政治与法律法学
【关 键 词】 毛泽东;台海危机;外交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二战后,美国第二任总统艾森豪威尔继续推行敌视和遏制中国的政策,支持和控制盘踞在台湾的蒋介石集团,阻挠中国统一,由此引发了两次台海危机。台海危机加剧了远东的紧张局势,进一步恶化了中美关系,使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同时也正是由于美国的干涉,台湾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中国人民没有完成统一台湾的任务。时至今日,台湾问题仍是中美关系的症结所在。因此研究毛泽东在两次台海危机中的对美外交政策就显得尤为重要。历史告诉我们: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任何分割我国领土和主权的企图,都不可能得逞;任何分裂主义分子终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关键词:毛泽东;台海危机;外交

  1950年的新中国刚从战争的废墟中走出来,可谓一穷二白、两手空空;但在这样的国情下,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援助朝鲜、保卫中国安全,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与世界经济军事强国——美国及其麾下的联合国多国部队兵戎相见,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朝鲜战争结束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希望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在国内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以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但美国却处处与中国为敌,对中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并把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并不时发出“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的声音。这引起了毛泽东的深切关注。在事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性问题上,毛泽东是从不含糊的。在毛泽东的决策下,1955年和195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两次炮击金门,引发了两次台海危机。

  第一次台海危机

  朝鲜停战后,台湾的问题开始突出,美国进一步介入台湾事务。1953年9月,美国和蒋介石集团签订了“军事协调谅解协定”。其中规定,国民党军队的整编、训练、监督和装备完全由美方负责,如果发生战争,国民党军队的调动指挥须获得美方的同意。协定中的地区包括台湾、澎湖、金门、大陈、马祖,参加协定的单位包括美国第七舰队航空队。协定还规定在台湾成立一个“协调参谋部”,由美国主持。1954年上半年,美国同台湾当局开始磋商签订旨在针对中国大陆的“共同防御条约”,但由于对条约的适用范围产生一些分歧,一时还未达成协议。在获悉这一消息后,为表明解放台湾的坚定立场,毛泽东当即做出决策,于1954年9月3日炮击金门,第一次台海危机随之爆发。

  台海局势紧张,美国趁机压蒋介石就范。1954年12月2日,美国同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条约规定,美国“维持并发展”台湾的武装力量,“缔约国之领土”遭到“武装攻击”时,双方应采取“共同行动”。条约的适用范围规定为台湾和澎湖,以及可以扩及经美蒋双方“共同协议所决定之”除台湾、澎湖以外的“其他领土”。这个条约反映出美国想搞“划峡而治”的企图,是美国对中国的严重的战争挑衅。为了反击美蒋“共同防御条约”,显示中国人民和美国侵略者斗争的意志和决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海陆空军向国民党盘踞的沿海岛屿发动了进攻,于1955年1月18日一举攻克了大陈岛外围的一江山岛,迫使美军撤走了它的舰队,因为此时大陈岛已处于解放军炮火的有效射程之内。

  1955年1月28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策动新西兰出面,在联合国安理会提出讨论台湾海峡“停火”的提案,目的是通过联合国安排海峡两岸停火,使台湾问题国际化。毛泽东和周恩来看穿了美国的险恶用心。1955年2月3日,周恩来以中国总理和外长的身份,电告安理会:中国政府坚决反对干涉中国内政、掩盖美国对中国的侵略行为的新西兰提案。面对中国政府的坚定立场,美国只好宣布“协助”国民党军队从大陈岛撤退,暂时收起了“停火”的伎俩。1955年2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占大陈岛及其外围的渔山列岛和披山列岛,不仅有力地重申了解放台湾的任务,而且拔除了国民党军队在浙江沿海对大陆进行捣乱破坏的据点。至此,第一次台海危机宣告结束。

  第二次台海危机

  1957年,美国为了填补所谓“中东真空”和疯狂推行艾森豪威尔主义,继续大力进行侵略扩张。1958年7月至10月美国出兵黎巴嫩,遭到全世界的一致声讨。在这种背景下,美国政府一为转移世界舆论对中东局势的关注,二为扩大对中国的威胁,便积极鼓励蒋介石集团“反攻大陆”。蒋介石集团派出飞机,远至云、贵、川、青等省散发传单、空投特务、轰炸福建、骚扰江浙;同时,美国也调派了大批军舰、飞机,加强了在台湾地区活动的第七舰队。为了严惩蒋介石集团的猖狂活动,也为了打击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嚣张气焰,毛泽东当机立断,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58年8月23日对大小金门实行猛烈的炮击,台海危机又起。

  金门炮战打响之初,美国第七舰队决定为国民党军护航,并向金门补充供应,然而其军队并不参战。福建前线部队请示打不打美台联合舰队?毛泽东命令照打,以试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的效力到底有多大,美军在台湾海峡的介入到底有多深。结果,解放军一通大炮,美舰顿时撕下了“盟友”的假面,丢下台舰及运输船只,掉头遁去,急得蒋舰大骂美国人“混蛋”。事情再明白不过了,美国是不会冒同人民解放军发生直接冲突的危险的。

  随后,美国政府宣布“共同防御条约”不包括金门、马祖,逼压蒋介石从金、马撤军,企图制造“两个中国”,但蒋介石不肯放弃金、马两岛。9月30日,杜勒斯在记者招待会上放出风说,如果中国愿意在台湾海峡地区停火,美国可劝说蒋介石撤出金、马。显然,美国政府企图以抛出金、马来换取中国大陆让步,以分割台湾与大陆的最后一点联系,在台湾海峡划出一条永久停火线,从而达到“划峡而治”、分裂中国的目的。

  在这一新形势下,毛泽东决定以民族大义为重,暂缓收复金、马。他亲自起草了10月6日以国防部长彭德怀的名义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并宣布对金门停止炮击7天,以便蒋军输送供应品,但以没有美军护航为条件。《告台湾同胞书》指出“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美国人总有一天会抛弃你们的”,“建议举行谈判,实行和平解决”。25日,毛泽东再次新撰《再告台湾同胞书》,指出“中国人的事情只能是我们中国人解决。一时难以解决,可以从长计议”,并宣布“逢双日”不打炮,让金门等岛屿“得到充分供应”,“以利你们长期固守”,“一致对外”。 这份《再告台湾同胞书》充分利用了美蒋之间的矛盾,将台湾当局寄人篱下、仰人鼻息的处境暴白于天下。它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向台湾当局晓以民族大义,指出了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共同之处,并由此提出通过谈判解决中国内部争端的建议,宣告了中国人自己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国际服装动态《国际服装动态》
《国际服装动态》由上海龙头股份有限公司主办。 《国际服装动态》今天,中国的女性正不断努力凸显她们的个性。她们有着自己获特的选择,试图表达着她们对时尚的想象...
四川丝绸《四川丝绸》
《四川丝绸》本刊全文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本刊立足西部、面向全国,从多方位、多视角报道丝绸及相关行业的发展动态、科技成果、学术讨论、...
中州建筑《中州建筑》
《中州建筑》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
原子能科学技术《原子能科学技术》
《原子能科学技术》杂志,于195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2044/TL,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化...
岩石矿物学《岩石矿物学》
《岩石矿物学杂志》(双月刊),创刊于1982年。自创刊以来始终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坚持普及与提高并举的办刊宗旨,开展学术交流和讨论,以广大地学科研、...
环境卫生工程《环境卫生工程》
《环境卫生工程》杂志,于199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2-1218/X,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专论、...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