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十七大报告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坚持继承和发扬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秀经验成果,而且还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其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性的关键;注重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视角,是思想政治工作对社会条件变化做出的积极应对;用新的正确的方式方法处理现代人际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手段和新方法,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能适时取 得更好的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 1 ]的新要求。这一要求彰显了党中央的人本情怀,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更为扎实 的理论基础,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向有了指引,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现实、更高的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注重人文 关怀和心理疏导,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它反映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思想内涵,它寻求的是学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和谐统一。这种和谐和统一正是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相吻合。因此,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性的关键。
一、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不仅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意。在现代思想政治工作中,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作用和价值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和理论界的共识。“注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对受教育者的薄重,调动人的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2]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渗透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工作,是教育者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工作任务完成的重要保证。
首先,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教育理念,从根本上来说,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进一步阐述和引申。它极大的丰富了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和视野,也对我们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勇于抓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好时机,转变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才能够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全社会最大范围的形成人与人之间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氛围。[3]有效激励他人,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不断用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引导教育大学生,不断筑牢人们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激发大学生学习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保证。
人文关怀之所以说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保证,是因为人文关怀可以消除各种消极影响,充调动大学生的积极因素,通过人文关怀和“心里疏导”,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实现教师和学生都全面发展的目的。人文关怀对于教育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人文关怀正是提高大学生自觉性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广大大学生的参与和认同,任何事情也做不好,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也 无法实现。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注重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提高广大大学生的觉悟,特别是那些对自身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还缺乏认识的大学生,要通过心理 疏导和人文关怀,不仅要关心他们的现在,也要关心他们的未来,更要帮助他们提高觉悟。让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成为大学生自觉的行动目标,不仅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第三,人文关怀是完成各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保证。
人文关怀人文关怀能启发大学生的思想觉悟,理顺大学生思想情绪,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许多方面和许多环节的工作要做,尤其是在现阶段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势必在思想、观念、道德等方面引起广大大学生的思想矛盾与困惑,同 时,随着大量新技术、新知识的渗入,产生了大量的思想问题和实践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的解决,最基本的途径就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心理疏导实际上是人文 关怀的一种形式,但同时是一种有着不同层次的专业要求的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就在于,分析大学生的心理背景,从心理层次入手,帮助大学生从思想上找到症结,给大学生在人生的路上以更加准确的引导,从放开自我,展现自我的角度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大学生奋发进取的精神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 性,引导广大大学生以积极心态面对人生,适应变化、适应改革、适应竞争,不断增强自己的能力,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超越,实现与社会的共同成长。因 此,只有注重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广大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觉悟,引导广大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自己的人生目的、意义,从而自 觉地把学习生活处理好,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二、 把人文关怀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人文关怀是指“对人以及对人类本身生存与发展状态的关注。它不仅包括对人与人类生命的存在本身的关怀,还包括对人的权利的尊重、人格的完善、价值的追求、理想的实现等等问题的关注”。[4]把人文关怀渗透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结合有效形式。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注重人文关 怀和心理疏导,这也是对于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个非常实际的导向和要求,更是提醒教育在教育工作中要更加贴近大学生的发展,从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和状态出 发来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文关怀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应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
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尊重大学生的创造性,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在现实工作中,人们往往习惯于用简单粗暴的手段和行政手段来处理人的思想问题,只教人盲目地服从,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这样的结果往往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有的甚至还发展到了极端[5]因此要把大学生所思、所想、所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信号,把大学生的情绪和热情作为是否实施工作的标准,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化解成大学生主动积极意识。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做好调查研究,摸清大学生的思想脉搏,掌握各类人员的思想状态和心理状态,以此作为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案、步骤以及有关的配套措施的重要依据。针对大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思想问题,及时进行疏导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国 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保证学习生活的顺利进行。有计划地做好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形成积 极进取、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调动大学生积极性,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