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借鉴网络话语 积极拓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资源
网络背景下,要积极拓展话语资源,整合有利因素,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话语优势。特别是很多网络话语可以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领域,成为开拓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要从网络话语中汲取新话语,要大胆借鉴网络中的一些健康、有益、良性的话语,借鉴一些符合大学生群体的话语形式和话语内容,从而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虚拟领域、微观领域的话语生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网络话语的发展。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摒弃对网络话语的轻视、漠视心理,只有了解学生网络话语的特点和规律,善于运用网络话语,适应学生在网上的交流方式,才能够更敏锐地捕捉学生的思想、心理动态,把握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发展变化,才能实现与学生的有效沟通。
(四)重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 提高话语创新能力
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看,有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语言和思维方式,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与青年学生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他们对于网络的使用情况远远落后于大学生,并不能真正融入到网络交往和文化生活中。网络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重塑自身素质,提高话语创新能力。首先要能驾驭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和网络语言。网络背景下,实现对网络信息传播和网络群体发展的有效主导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紧迫任务。要适应网络这种全新的教育环境教育者首先必须具备基本的网络知识,掌握网络的使用技术和操作技巧,这是进入网络生活的前提。此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停留在基本的网络使用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培养起自己参与大学网络化生活的意识,主动融入网络生活,体验学生在网络空间的交往、学习、娱乐方式以及他们思想、心理以及行为的发展变化,真正做到与学生在同一个环境下交流。其次要培养创新意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创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灵魂和不竭动力,只有通过创新才能破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的困境。所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话语创新规律,扩大语汇范围,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涵义,通过转换话语构筑一种全新的理想的话语。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要与时俱进,不断积淀自身素质。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的可靠保障。良好的能力素质,可以保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有效运行。网络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作用,重建自己的有效话语。
总之,网络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创新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不可一朝一夕就能蹴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断实践、不断更新、不断探索,才能取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辉煌。
参考文献:
[1] [英] 诺曼·费尔克拉夫. 话语与社会变迁[M] . 殷晓蓉译.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3.
[2]方兴东,王俊秀.博克——E 时代的盗火者.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
[3]郭毅然.交往理性: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变革的根基.《探索》2007 年第5 期
[4]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