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级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基础单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对完成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转变教育观念,切实加强教师素质,进一步改进班级德育管理的方法与技巧,是做好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重要措施。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班主任更应该用一份真挚的爱心和学生一同构筑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
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气氛,培养学生文明的言行举止,班级管理是关键。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发展水平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影响着学校地位、声誉,相信这也是大多中职学校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比较重视的一环。班主任应发挥自身优势,善自为谋。首先应明确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其次讲究教育教学艺术化,充分利用激励理论,注意宽严适度,关键期要严格管理,学习管理要细,发挥人性化管理模式,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潜能。重点管理学生骨干队伍,特别是班干部、积极分子等群体。注重自我管理和宏观调控的辨证统一,用班主任一份真挚的爱心和学生一同构筑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与创建校园文化。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采用有效教育评价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升教育理念,创新工作方式。
一、为学生指引方向,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学生阶段是世界观发展、变化的重要阶段,同时,面临着毕业、就业等实际问题,随着课时和知识复杂程度的加重,容易产生两极分化,有的学生甚至会感到迷惘,对前途失去信心。因此,学生的思想工作显得更加复杂和重要。
针对中专学生的实际,以往届学生的就业实例讲述自己今后的就业之路,从只要打工就挣钱变迁到高学历打工挣大钱、低学历打工挣钱少甚至不挣钱的事实,进一步说明人要不断的发展自已,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讲一讲下岗的原因,从国家的角度来说是因为生产力水平低下,产品在国际上缺少竞争力,于国家不仅不能为贡献反而是一种负担,下岗是为了减员增效,国家要的是高素质的人才,而不是普通的劳动力,适应社会的要求是时代的潮流。
二、利用激励方式调动学生,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
作为班主任要善于摸清每个学生的心理,研究并掌握并因人而异地运用相应的教育艺术,才能实现有效的激励。行为科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就能发挥其能力的80%-90%,否则,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过,在人的所有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因此,班主任要善于运用全方面的思想工作、精神与物质奖励相结合,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等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个人和班集体的荣誉感,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同时还能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变。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班主任只有真心实意爱学生,用多种方式激励学生,以极大大的热情把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充分展示出来,从而使班级管理收到良好效果。
班主任一定要做好心理疏导,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我们的教育隐蔽起来,现代教育淡化教育痕迹,要求教师丢开说教、批评、命令,更多的要倾听、接纳、感化、诱导或唤醒、鼓励。从这个意义上说,走进学生心里,做好与学生的沟通,解除学生的心理压力,这不是教育的方法却胜似最好的教育方法。
三、宽严适度,“严”要严得有理,“宽”要宽得有据。
一般说来,从严治班,至少就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指导思想上要有严格的要求;二是学生行为要有严明的纪律;三是对违纪要有严肃的态度,不论谁违反了班级规章制度,奖惩必须分明;四是处理班级事务要有严谨的步骤。严中有宽,尤其是对违反了校规校纪的学生,在对其表现出“严”的一面的同时,还要给其留有悔过自新的空间与余地,此时,班主任则应有宽宏的度量,宽恕学生的错误,对学生宽大处理,让学生认清错误后在舒畅心境中改过自新。
魏书生老师曾说过:“管是为了不管。”“管”是手段;“不管”才是目的,但“不管”的前提是“管”,只有用心地“管”在前,才能放心地“不管”。要想真正的做到“管”与“不管”的最佳契合,班主任必须花费大量心血与智慧,注重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在科学的管理方法指导下,应用综合的教育管理技能技巧来进行班级管理。班主任尽可能地简政放权,让“学生把班级管理看作是自己的事情,不是班主任的事情。”从组织结构的设计到制度的制订,班级的管理、职责、权限的划分;从活动的组织到学习竞争和干部的教育,从班级的决策到评价的完成,我们都渗透这一思想。事实上,只有学生全员参与班级的管理工作,才能形成一个学风优良、行为规范到位、师生关系和谐的集体,只有人人都有一份参与管理的意识和欲望,才能形成自主管理的氛围,使自主管理成为每个人自觉自愿的行为,从而形成学生民主管理的机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从而,拉近师生的感情距离。建构和谐友好师生关系,教师相信学生,强化自身的感情投资,让学生喜欢教师,信任教师,让班级管理成功。班级在学生成长中发挥着难以估量的作用。马卡连柯指出:“健全的集体是最为宝贵的最良好的教学工具”,“有了学校集体、教师集体、学生集体,那么一切教育问题就得到解决了。”他认为,全部教育过程,应该是在“通过集体”、“在集体中”、“为了集体”的原则下进行。
四、用欣赏的眼光帮助后进生成长。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就必须了解“后进生”。要深入了解造成这些学生落后的原因,部分学生“双差”的原因往往与家庭因素密切相关,教师要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真诚理解学生,真诚对待学生。教师既要有严父式的家长形象,对他们从严要求,指出他们的不足,提出明确的要求;又要有慈母般的家长心理去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宽容所犯错误,表扬他们所取得的每一点小进步,循循善诱,让他们在曲折前进中将“差生”的帽子与心理抛在脚下,找准人生的坐标,勇往直前。
教师要多点循循善诱,多点表扬激励。教师要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对他们的特长肯定、奖励,以激励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向他们提出希望,希望在学习上也能象发挥特长一样,要求上进。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工作,我们只有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因势利导,做到润物细无声,这样我们就成功了一半,当我们用心用爱去管理班级,对待学生,他们也会回报我们,我们也会从中感受到学生对老师的爱。新的历史时期必然给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工作带来许多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积极迎接这一挑战,确立全新的班级管理观念,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班级管理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开创班主任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