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即市区南北两山绿化工程,计划将南北两山纳入城市规划控制,建成城市绿色屏障。
“二河”即藉河、渭河绿化工程。渭河城区段进行综合治理,绿化美化,建设风情线。渭河风情线一期工程已于2003年5月启动实施。
“一线”即以羲皇大道为代表的城市绿荫线建设,通过科学规划,合理配植,适地适树,乔、灌、花、草合理搭配,把城市道路建成园林景观路。对部分街道进行立体绿化改造,增加园林小品,绿化与亮化相结合,丰富城市景观。
“八园”即对现有的南郭寺、玉泉观等8个公园进行绿化改造,突出植物景观造型和公园主题,提高文化品位和档次。
“八场”即中心广场、火车场广场等八个广场的建设改造,按“不要求大,但求宜人”的原则,突出不同的主体和特色,给市民提供充沛的休闲场所。2004年计划建设伏羲城祭祀广场,七里墩文化广场。北道市政广场等3个广场。
“庭院”即单位庭院绿化。将各单位庭院绿化纳入市区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作为办事处、区、市级文明单位评选晋升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将城市绿线纳入城市各项建设工程的规划控制。
“小区”即各住宅小区绿化工程.今后小区绿化坚持与主体工程作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严格按国家规定的有关指标规定实施,对未完成绿化指标和任务的将责令限期完成。
通过多年努力,我市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方面虽做了大量工作,但总体来看,这一工作刚才起步,2002年我市第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建设陇上最佳人居环境城市的目标,通过天水人民不懈的努力,使我市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0%以上,初步建成具有天水历史文化名城生态旅游的、商品位的新型生态城市。进一步理清我市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路,探索有效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机制,力争早日把我市建设成名符其实的“陇上江南”和最佳人居环境城市。
参考文献:
[1] 马勇等主编,旅游规划与开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2] 吴承照主编,现代旅游规划设计原理与方法,青岛出版社,1998;
[ 3 ]丰明高;城市居住区人文景观的设计与创新,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