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质上讲任何物流决策都不是在利用第三方物流和自营之间进行选择,而是在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独立程度和企业的控制力之间建立有利于双方的平衡。所以如果企业在设计第三方物流管理机制时,过多的强调了物流企业的独立性,将使物流企业有更大的行动空间,有更多的精力对其它活动进行管理,但是这却会影响企业的控制力,降低企业在采用第三方物流上所获得的收益。因此需要适当第三方物流管理机制,以期增加双方的收益。
3、有效的沟通和管理,形成双赢的战略合作关系
选择物流供应商后,并不是说企业可以高忱无忧,坐享第三方物流带来的优越性服务了,而是需要对第三方物流进行有效的沟通和管理。但一般来说,应采取适度的第三方物流管理战略,从而使公司同时具有一定的控制力和灵活性。通常来说,导致第三方物流合作关系失败的原因是沟通不畅,双方在口常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大多与沟通不畅有关。首先对于企业来说,各个部门的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必须相互沟通、明确为什么实施第三方物流,从第三方物流中期望得到什么。这样所有的相关部门才能与第三方物流商密切配合,员工也不会产生抵触的心理。其次,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商也要进行有效的沟通,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建立正确的沟通机制,双方应就矛盾产生的根源达成一种共识。同时企业要选择符合经营战略的物流运作模式,必须把眼光放长远。不仅要实现降低成本,更要获得增值利益。
4、建立物流企业绩效评估系统
我国大型科技企业对物流供应商的绩效评估是基于合同条款,而合同条款多数只对结果做出描述,因此对第三方物流业务过程不能进行有效的评估,也不能建立适宜的持续改进机制。当建立合作关系后,并对此达成一致。绩效考核标准应立足实际,不能过高而使第三方物流企业无法达到,同时要有可操作性,但是标准应该包含影响企业发展的所有重要因素。良好的工作业绩应该受到肯定和奖励,因为第三方物流商同样也需要得到承认激励。一般来说,绩效评估可通过一种月报来进行,通过一些主要绩效指标跟踪第三方物流的服务,并以每个月为时间段,给第三方物流商进行相应的打分,打分结果及明细要反馈给物流企业。如果同时还有其它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可将他们的绩效作定期的比较,激励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工作人员不断改进。通过这种绩效评估系统,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有效的方式和方法达到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有效控制。同时,绩效评估和衡量机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不断更新以适应企业总体战略的需要,促进战略的逐步实施和创造竞争优势。
5、完善的物流人才培养机制
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背后,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很多物流供应商聘请国内外有名的专家、学者讲授最新的现代物流知识,让员工有自我提升的机会,有发展潜力的员工更可以公费到国外学习。这样不但可以让企业员工的普遍素质得到提高,而且能让员工感觉到留在公司有发展前途,公司对员工就更有凝聚力。为了挽救物流行业的人才流失唯一的办法是尽快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实施全体员工的效绩评审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工作的效绩与其工资、资金挂钩,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多劳多得的企业文化,也只有这样才能留住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纪勋,《物流产业发展与江苏经济增长》,价值工程,2007年第3期
2、何枭吟,《我国物流产业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改革与战略,2007年第2期
3、华德亚,《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加速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