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文物修复重在实践,其中,清洗的彻底与否是修复成功的前提,粘接是关键步骤,材料的选择是根本保障,不断学习和反思总结,才能使修复技能不断升华。比如,直接在陶制文物上使用化学材料进行修复保护,留下了很多失败的教训,如果对所使用的化学黏合材料性质,陶制文物的质地、结构和保存现状不了解,盲目进行粘接修复会对文物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因此,在对粘结、添补、修复等材料的性能特点了然于胸的情况下,恰当选择和预实验非常关键,它使文物修复有的放矢。
第三,即使选用的是理想的粘接材料,使用量把握不好,或使用工艺不当,也会造成不良后果,这需要以娴熟而优秀的修复技艺来保证操作过程的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第四,在文物修复过程中,即使对待修复器物材质、结构、现状等有较为清晰的了解,黏合材料选择适合,在不同的天气、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作用下,也可能影响修复效果,因此,修复材料有机结合,配比适当成为修复和保护文物的关键。
第五,文物修复和保护是一门需要将学科素养与审慎、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切实结合的科学,要做到循序渐进,一丝不苟、持之以恒。
此次修复经历,作为经验者,我们深刻体会到其中的苦辣酸甜,它锤炼了我们的修复能力,让我们认识到执着追求后的充实与丰满,也验证着历史系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的实力和水平,我们的文物修复技术将日益成熟和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