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以结构调整促发展方式转变
以结构调整促发展方式转变
来源:互联网 sk001 | 刘清涛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一、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应对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的必然要求

  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和深度调整,使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提出了紧迫要求。

  1、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调整经济结构迫在眉睫。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是依靠投资和出口、依靠生产要素高强度投入的经济发展方式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加剧的结果。结构性矛盾,在需求结构上表现为内需与外需增长不平衡,投资与消费关系不协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在供给结构上表现为低附加值产业比重过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事实上,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我国经济就已经面临巨大的结构调整压力,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引发的全球经济的深度调整进一步凸显了这些结构性矛盾,使经济结构调整变得更为紧迫。

  2、全球经济失衡的再平衡使外部需求收缩幅度加大,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任务更加紧迫。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是全球经济失衡接近极限而出现的一次强制性调整,势必引发全球经济进入再平衡调整过程。发达国家提高储蓄率和降低消费率,将使国际进口市场出现萎缩,我国稳定出口的难度明显加大。从发展前景看,世界经济复苏将是一个缓慢、曲折、复杂的过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抬头。我国必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效扩大国内需求,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这不仅对当前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具有现实紧迫性,而且对后危机时期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具有战略意义。

  3、国际绿色能源发展浪潮使科技领域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任务更加繁重。历史经验表明,依靠科技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和形成新的增长模式,是摆脱危机的根本途径。当前,发达国家大力开发节能环保和清洁能源技术,在率先推进信息技术革命和发展知识经济后又掀起了发展绿色能源科技与低碳经济的浪潮。我国在信息技术革命任务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又将面临绿色能源科技竞争的严峻挑战;在传统产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又将面临发展清洁能源和低碳经济的新的竞争。这就要求我们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赢得先机。

  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内部条件变化的客观需要

  当前,我国在总体上解决基本生存问题后,全社会的需求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新的更紧迫要求。

  1、产能过剩迫切要求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环境保护任务十分艰巨,要落实“十一五”五年我国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20%的约束性目标,在“十一五”最后一年要下降5%左右,实现这一比例任务相当艰巨。这就要求我们加快推进产业发展从规模扩张为主向质量提升为主转变,加快运用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加快突破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研发、设计、标准、营销、供应链、品牌培育等生产性服务环节,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2、生产要素成本趋于上升迫切要求提升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成功因素之一得益于人口红利、廉价的劳动力以及其他要素成本,所以低成本是经济高速增长的最大优势条件。新形势下,继续停留于传统比较优势,主要依靠低要素成本参与国际竞争、依靠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来实现经济增长的局面越来越难以为继。必须培育新的竞争优势,立足自主创新,努力掌握一批核心技术,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

  3、资源环境硬约束强化,迫切要求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一方面,我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现在又处在资源消耗比较多的工业化中期阶段,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城乡建设广泛开展,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资源需求量与日俱增;另一方面,由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消耗强度大,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浪费严重,资源消耗和生态恶化加剧。随着节能减排压力增大,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约束将更趋强化,迫切要求降低能耗和排放强度,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以经济结构调整促发展方式转变

  从长远发展来看,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应突出以下几个目标:一是消除结构性短缺或结构性过剩,实现主要工业品的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减少和避免经济运行的剧烈波动;二是促进生产要素向效率更高的部门、地区和企业转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产业竞争力;三是控制和减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些目标决定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具有多重性。但具根本意义的是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时,必须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业竞争力作为关键环节,切实推动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1、坚持扩大内需方针,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建立一个投资、消费和出口相协调的经济发展机制,是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基础。投资、消费、出口三者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互相影响的。投资不同于消费,在短期内投资扩张会提高总需求水平,但也会形成新的生产能力,需求不足的实质就是生产能力过剩,导致未来供需更大的不平衡。因此,不能一味用扩张投资来解决原本属于投资过度导致的生产能力过剩问题。当然,调整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要根据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阶段而定,但国际的普遍经验对我国仍有借鉴意义。从国际经验看,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变动趋势和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有关,即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投资率最先呈上升趋势,但到了一定程度后(一般最高不高于30%左右)稳中有降。相应地,消费率先下降,到一定程度后(一般最低不低于70%左右)又趋于上升。而我国的投资率不仅大大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也大大高于与我国处于同等经济水平的中低收入国家水平。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暴露出的我国生产能力过剩问题既是长期依赖外需的结果,也是过度投资的结果。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提高消费率,特别是居民消费率,这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消化过剩生产能力,减少环境资源代价,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只有坚持不懈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才有可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有可能突破发展“瓶颈”,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始终掌握主动权,立于不败之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竞争已经从价格竞争、质量竞争发展到了价值竞争、品牌竞争;要有价值和品牌,就必须有自主知识产权;要有自主知识产权,就必须进行自主创新。从我国的情况看,目前国内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企业普遍重生产轻研发,重引进轻消化,重模仿轻创新。我国经济总量已经占到全球的4%,而发明专利的申请量仅占全球的1.8%,授权的发明专利还不到全球的1%。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发明专利数量少,技术集成能力薄弱、关键技术自给率低的现状,已经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制约,因此,必须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来抓。一是突破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制约。依靠自主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二是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要消化要素成本上升和物价上涨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必须通过自主创新来开发新产品,实现产品的技术和品牌创新。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史学史研究《史学史研究》
《史学史研究》(季刊)创刊于1961年,是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历史学学术性刊物。 《史学史研究》报道历史理论、历史教育、历史文献学、历史编纂学等方面的动态及研究...
郭沫若研究《郭沫若研究》
《郭沫若研究》(年刊)省级期刊,由中国郭沫若研究会主办,此刊被知网收录,只要栏目有:文学研究、史学研究、佚文、书信、资料。 《郭沫若研究》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中国城市金融《中国城市金融》
《中国城市金融》主要通过财经资讯、工行要闻、财经时评、专题报道、特别策划、经营管理、金融广角、海外视界、银苑说法、同业透视、行业追踪、大众理财、资本...
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
《闽都文化研究》是以整合闽都文化研究资源,挖掘、传承和弘扬闽都文化为己任的社团组织。本会成立以来,积极从事闽都文化研究与交流活动,着力扩大闽都文化影响,打造...
财经理论与实践《财经理论与实践》
《财经理论与实践》杂志,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3-1057/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经济...
饮食科学《饮食科学》
《饮食科学》(月刊)创刊于1986年,由辽宁省轻工业管理办公室、辽宁省食品工业协会、辽宁省食品工业研究所主办。 《饮食科学》国内首家关爱人们日常饮食、健康、生活...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