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赏识——发掘学生“闪光点”的灵魂
赏识——发掘学生“闪光点”的灵魂
来源:互联网 sk001 | 刘德春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哈佛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您的赏识教育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生命中无形的土壤、空气、阳光和水。让孩子们舒展心灵,尽展潜能。一位哲人说过一番耐人寻味的话: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翰无比。哲人之言无疑是对宽容最生动直观的诠释。经常听到有些老师在私下里抱怨,“现在的学生真的难教,笨到连这么简单的东西都不会!”又听到这样的声音:“这些学生走上社会倒还都像模像样的!”惊奇替代了鄙薄。偶然读到这样一个故事,我豁然领悟:其实每个人都有其闪光点。

  曾经有这样一则故事,说某年轻人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问:“这里如何?”老人家反问说:“你的家乡如何?” 年轻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讨厌。”老人家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后来又来了另一个青年问同样的问题,老人家也同样反问,青年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事物……” 老人家便说:“这里也同样好。”旁听者觉得诧异,问老人家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呢?老者说:“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

  的确,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当你以赏识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以批评的态度看,你便会看到无数缺点。反观我们的传统教育,多是为了分数的教育,从教师自我出发,而不真正是对学生这一主体人的教育,教师的抱怨也就“顺理成章”了。而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由于个体差异,绝对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我的理解是指学生的发展能为个人所驾驭,学生可以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自由地从事多方面的活动,充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何况,“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优生”有缺点,“差生”也有闪光点,在我们教师心目中每个学生都应是有天才的一面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改变教育观念,重新整合新型的师生关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赏识者”。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这一角度出发,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合理的心理需求与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爱好与选择,尊重他们的人格。同时及时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予以表扬,特别是对“差生”而言,一两次别开生面的赏识不啻是沙漠的绿洲,久旱的甘霖,这样将会激发他们身上的潜能,让学生在充满鼓励与期待的沃土中成长,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经验效果。

  “人性中最本质的精神需求就是渴望被赏识,渴望成功。” 学生是能够独立思考的个体,他们内心更渴望被赏识。老师积极的为学生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朱永新在《我的教育理想》中提到:“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富贵的还是贫困的,聪慧的还是笨拙的;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一切——无论是品德的还是人格的,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智力的还是情感的。”陶行知先生说:“小孩子的体力与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有了适当的营养,才能发生高度的创造力。”在人的心理的基本需要中,情感的需要是第一位的。教师对差生应该有一颗爱心,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这些孩子。我们不应该把对差生的爱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老师对差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赏识学生,是教师从事教学的金钥匙,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长处,那即是他成才的方向。即教师要“目中有人,争做伯乐”。时刻牢记陶行知先生的告诫,“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赏识学生是关键。”所以我们不应吝惜激励性评价语,“你真棒!你还能做得更好!其实你什么都能做好!”……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欣赏我”,“老师在期待我”。具体而言,教师应学会赏识每一个学生,赏识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赏识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还要赏识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更要赏识每一个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新课程的目的;促进学生个性的张扬。才能使我们的教育获得无限生机、无限开创,逆境可转为顺境,腐朽将化为神奇,全面发展才能形成。

  我们对待学生,必须坚信每个人的“可教育性”,不管是多调皮、多气人,只要我们穿透那张使人生气的表情,看到他们广阔的内心世界,对其正面教育,这样教师就能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热爱与信任。每当在学校里的“差生”,毕业后给我写信,节日里为我送花,我就体会到“赏识”是一个高尚和温馨的字眼。是的,每个学生,有了出息,有了进步,我们作教师的就像过节一样欢欣,情感得到一种满足和升华。我们对学生倾注的师爱,并不想得到什么回报,也不想索取什么。我们赏识过了,奉献了,就是幸福。

  “识才的将领,能把最顽劣的士兵调教成最骁勇的战士;识才的伯乐,能从病马中看出千里神驹;识才的老师,能把每个学生调教成奇才!”赏识,有着巨大的教育魅力。教育改革越是走向深入,就必将越走向对生命的尊重、对心灵的关注。只要我们抛弃僵化的教育方法,用一种充满人情味的方法去教育,那么所有学生都能成为栋梁之材。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中国输血《中国输血》
《中国输血杂志》(月刊)创刊于1988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输血协会暨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面向医疗单位、采供血机构、生物制品研发单位、医学科研院所及...
内蒙古煤炭经济《内蒙古煤炭经济》
《内蒙古煤炭经济》(月刊)创刊于1983年,是内蒙古自治区煤炭经济研究会主办的综合性月刊,也是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行业开发行的专业期刊。担负着向全国宣传、介绍内蒙古...
广东土木与建筑《广东土木与建筑》
《广东土木与建筑》杂志,于197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4-1386/TU,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建...
中华肾脏病《中华肾脏病》
《中华肾脏病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 《中华肾脏病杂志》以反映我国肾脏病领域的研究成果与进展,报道国内外有关的学术活动为主要办刊宗旨。及...
当代财经《当代财经》
《当代财经》杂志,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6-1030/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产业经济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社科类双月刊。其前身是《北京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随校名的变更改为今名。栏目涉及政治、经济、文...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