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试论跨文化交际与德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导入
试论跨文化交际与德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导入
来源:互联网 sk004 | 李锋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跨文化交际;德语教学;汉德文化差异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跨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广泛。但是我国跨文化教育中存在很多问题,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只注重语言形式而忽略了语言的实际运用,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没有融合,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相对薄弱。因此,作为德语教师要认识到:跨文化交际是德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德语教学;汉德文化差异

  一、中德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因素

  (一)语言功能性因素

  语言表达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陈述、抒情、命令等等传达信息的状态。我们通常认为的表达方式是单一的,但多种功能集中于一句话的情况也很普遍,例如德国教师对教室内的某个学生说“这里的风对流(Es zieht),在这句话中,教师表达的信息并不仅是说明这间教室的物理状态是风对流,另外一层意思是暗示学生将窗户关好。诸如这类的情况很多,不胜枚举。通过语言的这种工具模式可以便捷的传达信息,通过语言这种工具,人与人之间对事件、话题的交流沟通就变得很容易。

  (二)语言交际文化因素

  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语言是文化的外显,文化是支撑语言灵魂的骨骼。任何语言的表达都脱不开文化规则这一必要条件。当前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出现的中式英语、中式德语等就是缺乏对外语文化的认知造成的。因此,我们在进行初级阶段的德语学习的时候,除了要大量积累德语词汇,同时还要掌握词汇的特殊含义,以及词汇用法的地方性,比如歇后语、习语等,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都有各自的表达。例如德语中“Halsßund Be inb ruch”这个词语,如果我们不了解它的当地特色,就会很容易主观臆断为“断脖子和腿”,而实际上在德国,这是一个很受欢迎的词,意为“祝福对方一切顺利”,是一个积极的表达。再比如,马铃薯和芦笋在德国很受欢迎,因此有许多借用它们比喻人体某个部位的用法,如Karto ffe lb au ch(土豆肚子),通常比喻对方的大肚子。另一个E inen spargel quer essen koennen,这个短语在德语中意为横吃芦笋,暗指阔嘴巴;而Sparge lbe ine德语中意为芦笋一样细的腿,比喻人的腿很细,很瘦。

  由以上可以看出,不同词汇在不同语言中的表达含义是不一样的,这一点要在二语词汇学习中尤其注意和加强。除此以外,不同文化背景中人们的表达方式也是不同的,中国人比较婉约,说话时更注意面子以及人情这一条背景条件,而德国人更倾向于直接简明的表达方式,注重有一说一,提出问题之后直接获得反馈,比较强调表达时候的事实与真相的陈述。这里有一个鲜明的例子,当中国人在演讲之前或即将结束时通常会说上一句“说的不好,准备不足,多多包涵”之类的客套话,这在中国司空见惯,而在德国人看来就匪夷所思“为什么准备不好就上台呢”这就是文化差异上的问题。

  二、如何在德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德育教学中,我们除了要教授德语语言知识外,还要强化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与能力,加强对德国文化的熏陶,使学生真正掌握用德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避免形成“中式德语”这一弊病。当前在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现状不容乐观,具体有以下几个表现:

  1、只重视德语语法和词汇的学习,对德语文化这一重要模块重视度还不够。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语法和词汇只是语言的外在,是否掌握语言外衣下文化这一灵魂才是检验学生是否学好一门语言的宗旨。

  2、学生的学习方式仍然比较陈旧单一,学习中仍然多采用逐字逐句的理解消化方式,较少从篇章大局角度出发,学习方法有待改进与提高。

  3、通过分析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可以发现,多数学生语言表达比较流利,却缺少一定的语言文化内涵,表达内容空洞呆板,缺少有效交流。语言学习的过程必须始终贯穿文化的学习这一宗旨,这一学习规律是不能违背的。另外,教师在进行德语教学时,应在枯燥的语言学习基础上合理穿插德国文化的教授,既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一)从传统教学法向跨文化交际法转变

  过去我们的德语教学一直是采用语法翻译法这一教学方式,其教学基本模式是让学生阅读德语范文,尤其是德语古典文学作品,教师进行从句到篇的讲解,然后学生进行模仿写作。在进行词汇教学的时候,多注重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的辨析,并进行例句模仿。课堂上部分教师仍采用中文进行教学,只在语言练习中进行德语的操练。这种教学模式一直为多数教师采用,德语课堂上,基本是教师讲解语法条文以及词汇用法,而学生则不厌其烦的进行语法分析以及词汇辨析练习,这种教学模式基本上无法体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口语交际能力更是欠缺。教师下一步的教学方向应该是在课堂教学中大量进行“跨文化交际法”的介绍和实践,而非像过去那样专注语言外在层面的灌输,应将两者有机结合,使学生真正掌握德语交际能力。

  (二)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

  一直以来,大学的德语教学侧重点都放在了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加以控制,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出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改进教学方法时,一定要使新的方法与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紧密联系,并与语言交际实践紧密结合。

  (三)引导学生广泛接触德国文化

  在大学里,德语教学的课时非常有限,但学生在课余有充分的可支配时间,因此教师不能仅仅依靠在课堂上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是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德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从中吸取文化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有外教的学校还应充分发挥外教在西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让学生直接与外教交流,外教的言传身教会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思源.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1997.

  [2]胡文仲.文化教学与文化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0.

  [3]朱建华,顾士渊.中德跨文化交际论坛[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0.

  [4]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

  [5]赖招仁.试论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与外语教学[J].龙岩师专学报, 1998(3).

  [6]陈舒.文化与外语教学的关系[J].外语教学, 1997(2).

  [7]顾曰国.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

  [8]贾雨新.跨文化交际[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金融教学与研究《金融教学与研究》
《金融教学与研究》(双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河北金融学校主办。本刊致力于建设金融经济理论,传播学术信息,培植金融学人。主要刊发金融经济理论研究和金融教育研究的...
励耘语言学刊《励耘语言学刊》
《励耘语言学刊》半年刊,创刊于2005年,是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 《励耘语言学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
文物天地《文物天地》
并非《文物天地》杂志官方网站。办理其他业务请直接联系杂志社。 《文物天地》杂志,月刊,于198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文物报社主...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杂志,于198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4-1688/G4,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
果农之友《果农之友》
《果农之友》杂志,于200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1-1343/S,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新品种、病...
化工管理《化工管理》
《化工管理》杂志,于198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3991/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工程与施工...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