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美两国的大学招生考试系统在内容、结构、功能上都存在差异,这是两国考试系统自身演化与社会环境选择相结合的结果。我国正处于制度改革与创新的高峰期,这种社会氛围不断对我国高考体制提出新的要求。通过对中美两国大学招生考试制度的比较,从中借鉴对方优点,以期推进我国高考改革。
关键词:大学招生考试系统;高考改革;中美两国
选择适合大学教育的学生是大学的职责,也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美国高等教育是世界上最发达的,为美国乃至世界培养了一流的人才。而美国大学甄选学生的方式,则是保证学校生源质量和后续教育成功的前提条件。因此,研究美国的大学招生考试制度,并与我国现存的高考体制进行比较,吸取对方的优点,推进高考改革,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和市场经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美两国大学招生考试系统的差异
1.内容上的差异
美国大学入学考试是由民间机构举办的,主要有SATI、SATII和ACT等考试形式。学业成绩测验的目的是为了评价学生的认知和分析能力,而非知识性的考查。中国高考长期文理分科,文科考语、数、外、历史、政治、地理6门,理科考语、数、外、物理、化学、生物6门。到2000年,确定了以“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为主的“3+X”高考科目设置格局,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为必考科目,“X”虽为综合能力测试,却仍具有大文、大理学科分界的色彩。
2.结构上的差异
(1)考试组织机构体系。美国大学入学考试组织机构由民间考试机构和大学招生委员会或招生办公室组成。民间考试机构属于独立经营的非盈利性社会中介组织,在考试实施过程中,自行处理相关业务问题,不受政府干预。中国现行的高考是集中统一的考试管理模式。教育部考试中心为教育部指定承担教育考试专项职责任务并赋有部分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单位,教育部和省、市、县人民政府分别成立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共同构成中国高考的组织机构体系。(2)考试结构类型。中国高考一直以统一招生、统一考试、统一录取方式为主。美国大学入学考试的承办机构是两家民间团体组织。其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具有相同的性质,并在相互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3.功能上的差异
美国大学入学考试从内容上侧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查,与中等教育的内容联系不大。它只是为高等教育提供录取新生的参考依据,这就使美国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在选拔、督导等基本功能方面均表现得不太显著。而中国的大学入学考试不但在选拔功能上较之其他国家更为突出,而且在对中等教育的影响方面也十分明显,这也是促使高考成为“指挥棒”,助长应试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推进我国高考改革的构想
1.加强对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统一性考查
过度强调对知识的考查,使学生缺乏创造性;或者过度强调对能力的考查,使学生缺乏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这都难以真正发挥考试的选拔和督导功能。就我国的具体情况而言,在文化课考试之外,可单独命制试卷,试卷可以是统考也可以是各校单考。命题组成员由教育学、心理学专家组成。考题要尽量脱离中学教材,可以出得离奇古怪,以考查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之上的发散思维能力为目的,给考生提供充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最后的得分情况记录在入学成绩中,作为高校录取的参考。这一改革有利于高校选拔具有创新潜质的人才。
2.改革单一的考试结构类型,实施分层选拔
高考类型可针对不同层次的高校予以区别对待。目前中国的高校大体上可分为以下3个层次:
(1)教学型高校。对于高职高专院校可采取“证书认可”方式,具有高中文凭的学生可直接入学,会考成绩合格即可。把统考科目设置为语言、数学和文化三个部分,把各方面文化素质作为考查目标。
(2)教学研究型高校。可采取全国统考与学校单考相结合的方式,统考科目和内容与一般本科院校相同,类似研究生招生考试,“学校单考”形式可灵活多样。大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专业化、专门化,因此,高校招生可以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命题,学校可根据考生的统考和单考两项成绩及其他表现决定是否录取。
(3)研究型高校。高校自主进行招生考试。这类高校以培养研究生为主,本科生数量相对较少,入学起点也较高,因而可采取“精英型”选拔方式。分层选拔方案,弹性较大,既可照顾到各级各类高校的具体情况,又可以真正选拔出“各级各类”人才。
3.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1)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这需要中等教育机构的配合,以记录学生在中学教育阶段的学习成绩、特长和平时表现。平时表现应真实反映和再现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思想品德、身体状况、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高校在录取新生时以此为参考。
(2)研究活动能力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及发明创造活动的情况。研究和创造能力是大学生应当具备的一项素质,选拔具有创造能力的学生,是所有大学的共同愿望。
(3)社会实践活动评价。包括校方和有关部门对学生参加大型团体活动表现的评价和表彰情况。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实践是人们认识前进的推动力,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不断丰富认知,对事物及其与周围的关系产生深刻的体验。先前的实践经验往往对后续的学习和研究工作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至关重要。
(4)心理素质评价。现代心理学理论认为,衡量个体健康的标准,包括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考查可以通过单独的心理测验来进行;或者设置模拟情景,通过观察考生的行为反应来判断;还可以通过命制考题,在考试期间进行。从而引导中学教育关注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为大学输送具备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心理状态的学生,使他们能在大学学习中更加顺利地完成学业,实现自我发展,逐步推进个体社会化。
参考文献:
[1]刘海峰.以考促学:高等教育考试功能与影响[J].厦门大学学报, 2002, (2): 5-7.
[2]龙 剑.国际教博会留学美国最新动态追踪[EB/OL]. http: //www. hnedu. cn, 200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