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张大千和他的泼彩山水画
张大千和他的泼彩山水画
来源:互联网 sk004 | 于吉明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张大千(1899—1983),原名权,后改名爰。四川内江人,斋号大风堂。他是一个性格豪爽,才华横溢,早熟而又享有高年的艺术家,他的生活充满了传奇色彩。它具有多方面的修养,人物、山水、花鸟都有极高的造诣,尤其是创泼墨、泼彩法,在山水画表现方法上作了重要的开拓。

  张大千17岁时,就读于重庆求精中学。18岁东渡日本,学印染,兼习绘画。20岁曾一度出家为僧,“大千”就是禅定寺主持逸琳法师为他取的法名。后还俗。之后,在上海以诗、书、画崭露头角,尤以摹仿石涛之作而为人所知。在1933年,其作品参加巴黎波蒙博物馆举行的“中国近代绘画展览”,《荷》被该馆收藏,《江南景色》被莫斯科博物馆收藏。34岁的他开始走向世界。1940年至1943年他潜心于敦煌壁画的临摹,随后在兰州、成都、重庆等地办展,轰动了整个文化界。1949年底赴印度大吉林大学讲学,从此云游西方各国,先后在印度、美国、法国、巴西、阿根廷等国留居,并举办个人展览,成为“世界第一大画家”。1978年后定居台湾,完成《长江万里图》、《庐山图》等宏伟巨制后于1983年4月2日逝世于台北荣民总医院。

  二

  中国的山水画在清代基本上为“四王吴恽”所把持,其间虽有石涛,八大等“遗民派”的冲击,但影响甚微,“家家一峰,人人大痴”的四王遗风一直左右着清代整个山水画坛,以至使山水画日渐衰微。张大千将毕生精力花在传统中国画的继承和发扬上,清初“遗民派”的画风亦因他的推崇而重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同时张大千在继承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中西合璧,开创了泼彩山水画,在山水画的表现方法上作出了重要的开拓,为中国画的创新做出了不可磨没的贡献。

  纵观其艺术人生,基本上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二三十年代,师古人,广取博收;师造化,艺术实践,奠定基础阶段。 张大千主张学画从临摹入手。学古是为了创新。他从未纠缠于“传统派”与“革新派”的争论之中,一心只在传统绘画的领域中临习探索。他画人物从山水的点景到唐寅的化妆,进而仿赵孟頫的《九歌》,李公麟的《七贤》,追寻人物画的远源取为己用。他的几笔游鱼和折枝海棠又回到八大的写意和新罗的没骨,尤其在山水画的发展中,从学石涛,效八大山人入手,并由此旁及石溪、渐江进而研究沈周、唐寅,摹仿王蒙,远追董源、巨然。

  从1927年开始,他由师古人转入了师造化,开始向生活学习,将自己从古人那儿学来的真谛开始运用于生活当中,他向古人穷追的目的是探寻古人师造化的奥秘。他和石涛一样,师古而不泥古,“搜尽奇峰打草稿”,领略造化真谛,“集传统精英和生活灵秀于一炉”。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和时代气息。张大千最终以他极其深厚的功底和卓越的才能,在山水画坛上树起了同代人难以逾越的标杆,从而赢得了“南张北溥”称誉。 四十年代,张大千的绘画风格明显的发生了转变,这个转变的契机在于对敦煌壁画艺术的临摹研究。 在1940年至1943年间,张大千三次长途跋涉到敦煌,日以继夜地整理、研究、临摹古代壁画,尽情的吸取那稀世的养料。

  “敦煌归后笔纵横”,画风大变,他的人物画一变清丽俊雅而为富丽堂皇、雍容健美,他的“荷花一绝”,则吸取了佛画莲台花瓣的优美造型与流利敦厚的线条,散发出石窟艺术的幽香。尤其是他的山水画,一变清新淡雅而为宏大幽深。喜用复笔重色,融积墨、破墨、积色为一炉,将墨彩与青绿结合起来,层峦叠嶂、丰厚浓重、金碧辉煌,以鲜明的个性在画坛上独树一帜,为以后的飞黄腾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十年代以后,张大千在周游世界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创立了具有时代气息的泼彩法。

  从50年代起,张大千开始周游世界,开阔了眼界,吸取西方绘画的长处,在深厚的中国传统技法基础上大胆创新,把古人的泼墨法发展为墨彩合泼法。数十年的海外游荡生活,国际画坛的耳濡目染,更认定了中国画的特质,又致力将西画的长处融入中国画之中,将泼墨、泼彩、积色、撞色和撞水诸法并用,格调奔放、气韵生动、色彩明快、光怪陆离、变幻莫测,为中国山水画的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又添了新的一章。

  张大千经过几十年的艺术探求与实践,形成了以“泼墨”、“泼彩”的表现形式为山水画写实的抒发,豪迈奔放的形体,苍茫浑雄的气度已绝过了一切依傍,开中国山水画以来所未有的格局,是令人惊绝的艺术创造。他的艺术生命是亲近自然,是借鉴,不断使他的造诣升腾幻化,滋养着他的艺术思想与创作,从而使他新兴的风貌卓然而立,一幅幅宏伟巨制震撼着世代画人。

  1967年9月创作的《幽谷》,是综合运用“大泼墨”,“大泼彩”的代表作品。这是一件巨幅山水,高207厘米,阔117厘米,纸本。粗看,它象是一幅现代抽象画,大块的颜色,大块的墨彩参差渗化,斑驳陆离,似满纸烟云,又似回光倒影,迷离恍惚,神奇瑰丽,给人以强烈的美感。仔细看,它是一个幽深的山谷,山岩上云气蒸腾,山岩下一潭清水,水中乱石苔封,杂草丛生,一束阳光从顶上倾泻而下,透过运气,产生微妙而丰富的色彩变化,其上为乳白色中融入淡青,岩石的苔点隐约可见;其中渐变为淡紫、青紫、赭绿,反复运用撞水法,形成斑驳水痕,绮丽多姿;其下为阳光射入水中,照亮一小块明净的水面。在阳光照射不倒的潭水中,山岩、草木的倒影若明若暗,扑朔迷离,深不可测。整个作品形成一种幽深清冷,诡异神奇的迷人意境。这是运用中国传统技法表现光与色复杂变化的创举,它既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具有中国画特有的神韵,这是山水画表现方法上的重大开拓。

  1968年,张大千完成了他历史性的画卷《长江万里图》。这是一幅高53.3厘米,长1996厘米的宏伟巨制。长江奔流于群山之间,时隐时现,湍急处惊涛拍岸,浪卷飞舟;平静处回光倒影,水天一色,江村城镇,舟辑桥梁点缀其间。全图开合得宜,疏密有致,墨色交融,气象万千,雄浑壮丽。这幅画在技法上以墨线为骨,皴擦点染,浑厚华滋;复施以泼墨泼彩,五光十色,瑰丽堂皇,把长江的气魄风采描绘得淋漓尽致,凝聚着画家的一片深情。

  张大千先生师古而不泥古,坚持以造化为师,不断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尤其是他晚年的泼彩山水画使我国的古老艺术得以更新,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中国质量与品牌《中国质量与品牌》
《中国质量与品牌》(月刊)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主管,中国技术监督情报协会主办。《中国质量与品牌》杂志,以“传播先进质量理念,引领品牌实践”为宗旨。设有:封...
大功率变流技术《大功率变流技术》
《大功率变流技术》是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一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创刊于1978年,其前身是《电力牵引快报》。20多年来,...
发电设备《发电设备》
《发电设备》(双月刊)创刊于1987年,系由国家科委批准、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主管、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和机械工业发电设...
福建艺术《福建艺术》
《福建艺术》杂志,双月刊,于196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主管,福建省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
空天防御《空天防御》
《空天防御》杂志,于201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1-2147/E,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系统建模与...
乌克兰研究《乌克兰研究》
《乌克兰研究》(年刊)创刊于2011年,主要反映中乌学者、外交官员对乌克兰以及中乌关系诸多问题的认知与研究成果,为深入了解当前乌克兰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状况...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