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拉近历史和生活的距离 -------谈古今比照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拉近历史和生活的距离 -------谈古今比照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钟华 周峰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角色体验 古今对照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关键词: 角色体验 古今对照

  摘要:文言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要化解这一难点,首先就要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前提。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文言文存在畏惧感,认为“文言文深不可测,枯燥无味,难以学好”,这就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把文言文上得更活,更有情趣,更能打动学生,让他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呢,本文试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展开论述,谈谈自己的观点和做法,供大家参考借鉴。

  现在的学生普遍对文言文比较厌烦,这主要是因为文言文距离今天的时代比较久远,在作品的文化背景,人物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思想感情和学生的认识基础,生活阅历,理解能力间弥漫着一层历史的雾障,让学生读起来犹如“雾里看花”,似懂非懂,也难怪学生不感兴趣了。

  笔者认为,文言文要教出情趣,就必须拨开这层由于历史隔阂而形成的迷雾,拉近它和生活间的距离,最大限度地把学生引入到作品营造的意境和氛围中去,激起他们心灵的共鸣。而要达到这个目地,最行之又效且可广泛运用的教学手段莫过于---古今对照。

  这里所说的古今对照,是指用现实生活中的某些说法,某种情境,某种现象为参照,来分析作品的相关内容,以沟通古今,唤起学生联想,从而使他们头脑中的形象更贴近作品实际。文言文教学中的古今对照,适用于教学全过程,特别是难点所在处。下面我就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来简单谈谈一些常用对照的做法。

  一:虚拟现实,映衬古人。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行动是他精神世界的外化,而一个人的个性总会通过行动来表现。虚拟现实情境,假想古人置身其中是否有作品创设情境中的表现,可以从一个特别的视角来感受人物的精神面貌,发掘其精神内涵。例如在《孔雀东南飞》中有一段铺叙刘兰芝被遣回家时的梳妆打扮,理解她此时复杂的思想感情是教学的重难点。为此在教学时,我虚拟了这样一个情境,女性天生爱美,女子梳妆打扮大部分是为了增加自己的魅力。今天也有很多女孩喜欢化妆,甚至有不少人不惜血本到美容院美容。那么大家可以想想,假设在焦家附近也有个美容院,她会不会去呢?她的心态和那些到美容院美容的女孩相同吗?这样一比照,学生便心有所悟,然后我再发动他们展开热烈讨论,明确此时的兰芝不是单纯追求外表美,而是在表明自己是在规规矩矩做媳妇,堂堂正正回娘家,这是对骄横跋扈的婆婆的无声的反抗,这种反抗需要高度的理智和心理承受能力,它比大哭大闹,披头散发,更能体现出兰芝的外柔内刚的个性和不卑不亢的大家闺秀的风范。曾有人以“孔乙己开店”,“祥林嫂再婚”为题让学生写作文,其虚拟的构思,与此类似。

  二:推己及人,巧妙导入。

  读文章需要有相应的情绪,正所谓暴躁读不好田园诗,悲戚填不成豪放词。学生的情绪只有与文章的情绪合拍才能成为我们调动学生情绪的契机。在文言文授课的开端,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以便使其更快融入课文,是非常重要的。为此导语的精心设计就显得特别重要,而文言文导语的设计,则更要体现其知识性和人情味,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记得我在教柳永的《雨霖铃》时,便联系学生的生活,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语,“---记得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曾写过这样一句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短短十余字道出了两个情深意厚之人终将分别,却难舍难离的忧伤。的确,“人生自古伤离别”。在座的每位同学,相信你们一定都有过这样切身的体会,当你要和自己至亲至爱的人---你的家人,朋友,你的老师,同学,即将分别之际,暮然回首,往日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便会一齐涌上心头,让人不禁百感交集。当然,离别的心酸是无法言表的,离别的滋味每个人感受也会略有不同,今天,就让我们一齐来学习北宋著名词人柳永写的一首离别词《雨霖铃》,让我们一齐来看看他在离别时不再来又是如何来挥洒自己的情怀吧!〞廖廖数语推己及人,古今对照,无形中便拉近了学生与文章的距离,燃起了他们学习的激情,引起了他们的共鸣,营造出了一个浓郁的抒情氛围,为正课的展开做了一个有力的铺垫。

  三:今为古用,形象解说,

  人的思想感情总会打上自身经历的烙印,而文学作品尤其是抒情意味较浓的作品,是作者感情最直白强烈的表露,更与其自身经历有关。阅读文言文,有必要介绍作者经历和写作背景,但因为时代遥远,学生难以感受真切。如果能给其涂上一层现代色彩则可化难为易。比如苏东坡的《江城子》中作者写到:“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这两句在内容上牵动全篇,其中“凄凉”二字是全文的文眼,也是解读全文的关键。要深切的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必须要讲清楚苏东坡的坎坷人生经历,请看笔者在教学时关与作者经历的谈话:

  九百多年以前的一天,象同学们年纪一般大的苏轼和弟弟苏辙告别家乡,随父亲进京赶考。第二年,兄弟二人双双金榜题名,考中进士,这相当于今天的博士研究生的学历,父子三人名声大噪,。。。。。在改革与保守的政治斗争中,他历尽了宦海沉浮。。。。。。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他被贬至山东的一个贫困偏僻的小山城密州,做了一个小小的知州,这充其量只相当于今天的县长,虽然这种景况比他十年后贬官黄州要强得多,但与当年在京师时春风得意,志得意满的情形相比,怎能不让已人到中年的苏东坡黯然神伤,倍感凄凉?这首悼词从表面上看写的是思念亡妻,但也委婉的道出了作者由于政治上的失意而产生的无限感慨。“凄凉”一词可谓是言简而意丰,耐人寻味。。。

  加点词语现代色彩浓厚,借来描述古人,可使学生的认识更贴近抒情主人公的心灵。

  古今对照,重在材料。虽然历史不能重演,但与现实却往往有着惊人的相似,而相似便有了材料。文学是人学,历史是由人创造的,历史的角色也是人扮演的,人的荣辱得失的经历,悲欢离合的情感,则更是古今皆同。“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我想只要每一个为人师者能充分钻研教材,上下联想,古今对照的材料便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营销界(农资与市场)《营销界(农资与市场)》
《营销界》杂志,于199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1-1405/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讲述、职场攻...
电力设备《电力设备》
《电力设备》杂志,于200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5025/TK,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可靠性技...
神华科技《神华科技》
《神华科技》(月刊)创刊于2002年,是由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战略管理部主办的刊物。 《神华科技》以“关注行业动态,传递科技信息,搭建交流平台,推广技术成果”为宗旨,主...
中国有色冶金《中国有色冶金》
《中国有色冶金》杂志,于197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5066/T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冶金...
机械《机械》
《机械》杂志,于196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51-1131/TH,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工程材料应用、...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杂志之家主要从事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并非《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官方网站。订阅投稿请联系杂志社。电话:010-62788...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