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五、日本人的寒暄语还表现出上下有别的特点。在日本,人与人的寒暄的时候根据对方是长辈后是晚辈、是上级或是下级,针对不同的人际关系有意识的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这里所说的上下关系包括年龄的长幼,地位的高低等,这种意识是日本社会中长期以来形成的等级观念。例如,“おはよう”、“ありがとう”仅用于平辈或同级别人们之间,而对长辈或上司等该尊敬的人则要使用郑重的寒暄“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对别人的辛苦表示感谢的时候就也要根据对方的地位、身份、年龄等使用不同的寒暄语,如果自己一方在等方面高于对方的时候,就可以用“ご苦労”向对方寒暄致谢;但是,如果在年龄、地位等方面和对方平等或比对方低的时候,要用“お疲れさま”来寒暄。同样,在和别人道别的时候,“じゃあね”、“ではまた”“バイバイ”只用于关系亲密的或身份地位平等的人之间,而对不熟悉的人或上级、长辈等要用“失礼します”。同样,在和某人很久不见打招呼时用的寒暄语“お久しぶりですね”和“ご無沙汰しました”两者的区别使用也反映了日本社会的上下有别。
结语:日语寒暄语表达方式非常丰富,而这背后也蕴含着日本社会独特的文化内涵,所以要想真正灵活准确地运用日语寒暄语就需要全面、深刻地了解其文化背景,这样才能避免由于文化的差异而导致的语言误用及理解偏差,才能实现与日本人的跨文化交际中的顺利交流。
参考文献:[1]孙满绪:《日语和日本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版。
[2]王秀文:《日本语言、文化与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版。
[3]王秀文、中村万里、黄英兰:《日语语言与交际入门》,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吴鲁鄂、张杭萍《美丽的岛国日本》,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浅析日语寒暄语及其文化背景》,朱宪文,《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年第4期。
[6] 《浅析日语寒暄语的特征中所透视的日本文化》,施万里,《吉林教育》2008年第31期。
[7]《从日语寒暄语表达看日本文化》,刘峰,《考试周刊》2010年第50期。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