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1、 探究对比的形式和作用,感悟人物的个性和变化。
2、 运用对比的方法,细致入微地描写人物,凸显个性和变化。
教学重点:理解并运用对比的技巧描写人物。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对比刻画他人的性格。
教学设想:学生刚刚上完九年级上册第三、第五小说单元,感知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故乡》、《范进中举》、《我的叔叔于勒》都用了对比手法。本课时通过作文指导课的形式回顾,总结,加深对对比的方式和作用的理解。赏析同龄人的获奖作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展示同班同学照片和视频,了解同学丰富的课外生活,引导学生观察、探究以话对比,写对比的形式,运用对比写法凸显人物的多个方面。
一、回顾经典 引对比
导入语:在文学的画廊里,有众多的人物形象永远散发着迷人的光芒。其中有几个就出现在我们刚刚学过的小说里,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的风采。
(出示课件上四组配文字的图片:《故乡 》中的闰土、《故乡》中的杨二嫂、《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菲利浦夫妇)
思考:这些人物性格鲜明,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一想,几个作者同时用到什么方法?
板书课题:巧用对比 凸显人物
---对比写人法
二 、赏析佳作 悟对比
1.出示文字课件一:请一名学生朗读同龄人获奖作文片段。
(金秋体艺节上,我们用汗水换来了年级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那一刻,黄老师站在队伍中轻轻地笑了,那笑容像水中静静盛开的莲花,那么柔,那么甜。原来她笑起来这么美。哦,有时她不笑,满脸阴云密布,仿佛暴风雨随时会来临似的,是因为我们太调皮啊,以后我会努力让您笑口常开的。
-----饶鹏《原来黄老师也会笑》(节选))
思考:①这段文字写了哪两个时候老师?用了什么方法?
②从哪个方面进行对比描写?表现老师此时的什么?
通过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明确:神态对比表现人物的心情。
2.出示文字课件二:男女学生分两组朗读节选作品。男生读“小时候……”这段,女生读“长大了……”这段。要求读出情感。
(小时候,只要下课铃一响,我们便像小麻雀一般飞出教室,奔向乒乓球桌,听那些“乒乒乓乓”的声音,仿佛那是世界上最美的的音符。
长大了,常常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我坐在书桌前,埋头做作业。只有那盏台灯孤单地陪伴着我,耳边听见钢笔在纸上发出沙沙的声响,看见钢笔划过的墨痕渐渐被风干… ——— 赵玲玲《我的成长日记》(节选))
思考;①这段文字写了哪两个阶段的我?用了什么方法?
②从哪个方面进行对比描写?表现我的哪些变化?
通过自主思考,同桌合作交流。明确:动作对比表现人物的生活的变化。
3.出示文字课件三:两个学生分角色朗读节选作品。要求读出人物的语气。)
(有一次,刚上完地理课,我对“重量级”的好友调侃道:“喂,你知道吗?你头顶是北极,脚底是南极,你知道赤道在哪里?”看着她迷惑的眼神,我连忙脚底抹油——开溜了。不一会儿,身后便是一句大吼:“竟敢说我腰粗,你等着。”于是,我以最快的速度离开了“危险地带”。----马睿《我的进行时》(节选))
思考:①这段文字写了哪两个人物?用了什么方法?
②从哪个方面进行对比描写?表现我们的哪些性格特点?
通过自主思考,小组合作交流。明确:语言对比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
4. 出示文字课件四:齐声朗读节选作品,要求读出人物的特点。
(彭老师刚刚从窗前走过,我紧张得心快要跳出来了,眼睛慢慢地眨着,越来越慢。突然一声“你站到后面去!”那声音如晴天霹雳将我打醒,我悄悄地往别处看了一下,还好不是我,心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我想:这老师的狮吼功已经练到了十级了吧。 ——谭林枫《我的“魔鬼”老师》(节选))
思考: ①这段文字要写哪个人物的性格?但重点写谁的表现呢?用了什么方法?
②从哪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对比描写?表现老师的哪些性格特点?
通过自主思考,全班探究。明确:心理活动对比烘托他人物的个性特点。
5.同时出示四段文字课件
讨论分析,集体归纳:
人物的对比方式:自己和自己对比
(比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
自己和他人对比
人物对比的好处:可以反映一个人前后的变化,也可以刻画鲜明的人物性格,还可以侧面烘托他人的性格。
三、小试牛刀 话对比
1、出示图片课件,仔细观察,猜一猜,想一想,他是谁?说一说,它有哪些变化?可以对他进行一句话或者两句话描写他的变化。
2、播放视频课件。猜一猜,她们是校园里最美的姊妹花。其中哪个是我们班的同学?说一说,她有什么特点?请用词语概括赵其娥的特点,也可以用一段描写性话说出她的特点。
四、妙笔生花 写对比
1. 题目:《我的____》
要求: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一个人(老师、同学、父母等等)某一个方面的特点或者他的变化。写一个片段即可。
自由写作完后,小组互相阅读,交流作品。小组推荐学生到前面展示本小组的最佳作品,全班交流,师生同点评,分享写作的喜悦。
2. 拟题训练
过渡语:刚才只是一个片段练习,如果在一篇文章里怎样写好对比呢?首先来个拟题训练。以比赛的形式到电子白板上写上自己拟出的题目。
(要求:自拟题目,从题目中可以看出用对比写人。)
学生点评自己欣赏的题目,并说说你打算怎样写。课外写入练笔本里。
五、名言总结 读对比
出示文字课件:全班齐声朗读关于对比及对比作用的名人名言。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莱布尼茨
有比较才有鉴别。
————毛泽东
板书设计: 巧用对比 凸显人物
——对比写人法
人物的对比方式:自己和自己对比